制碱工艺介绍.doc

  1.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碱工艺介绍

制 碱 工 艺 纯碱概述 纯碱即碳酸钠,系单斜体晶体,化学分子式Na2CO3,也称苏打(Soda)或碱灰(Soda ash),外观呈白色粉末。从化学分子式来看应为盐,但由于水溶液呈强碱性(1mol/L水溶液,25℃,PH=11.84),故称之为碱。因天津碱厂合成碱纯度高,故将合成碱称之为纯碱,一直沿用至今。纯碱的真实密度为2.533 g/cm3(20℃),熔点851℃,随颗粒大小不同,堆积密度也随之而变,因而有轻质纯碱和重质纯碱之分。 碳酸钠易溶于水,形成3种水合物:Na2CO3.10H2O;Na2CO3.7H2O;Na2CO3.H2O;当温度高于109℃时从水溶液中析出无水物。 十水碳酸钠简称十水碱亦称晶碱或洗涤碱,在32℃以下稳定存在。当夏日气温超过32℃会溶解在自己的结晶水中,在低空气温度时,就会分化,脱除部分结晶水而成粉末。因其在水中速溶,故在家庭中乐于用作洗涤剂和食用面碱。一水碳酸钠简称一水碱,性质最为稳定,用于摄影行业中的显影液。七水碳酸钠因为不稳定,在工业和民用方面无大用途,故不成为商品。 纯碱基本上可以称得上是无毒无害的安全物质。但由于它呈碱性,如果人体与之接触时会受到刺激,发生皮炎。开始时双臂、双手和双腿发红,偶尔发生小脓包和溃疡,最终导致皮肤变厚,色素沉积和产生疤痕。 纯碱的最大用户是玻璃制造业(约50%),为玻璃容器、玻璃瓶、平板玻璃和玻璃纤维的制造原料。其次是用于其它化学制品的生产,如烧碱、洁碱、各种磷酸钠、硅酸钠、氧化铝、硼砂、铬酸钠及其它铬化学制品。纯碱也在洗涤剂中得到了大量应用;此外纯碱还大量用于纸浆、造纸和水处理中,并用作中和、沉淀和增溶的药剂。因此纯碱作为基本化工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世界上用量最大化工产品之一。 纯碱工业发展简史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天然碱湖中的碱以及海草灰中的碱供洗涤和制造玻璃之用,现在保存下来的最古老的埃及玻璃大约是公元前1800年制造的。在我国1700年前的著名药书“本草纲目”中记载“菜蒿蓼之属、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去垢发面。”可见当时对碱的制造和用途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无论中外,在18世纪中叶以前,碱的来源不外是植物灰或碱湖中的天然碱。 到18世纪末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天然碱的产量已远不能满足玻璃、肥皂、皮革等工业需要。因此人工制碱的问题就被提出来了。在英法七年战争时法国所需的植物碱来源断绝,于是在1775年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制碱方法。1787年医生路布兰经四年多的研究获得了成功。他的方法是先用硫酸和食盐互相作用得到硫酸钠,然后再将硫酸钠和石灰石、煤炭在900~1000℃共熔得碳酸钠。这一方法的成功,不仅为工业提供了纯碱,而且由于一种化学产品通过人工合成,因而对化学和化工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都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制碱方法,通常称为路布兰法或硫酸钠法。 但是路布兰法存在着不少缺点:熔融过程系在固相中进行,并且需要高温;设备生产能力不充分;设备腐蚀程度严重;工人的劳动条件恶劣及所得到的纯碱质量不高。这些缺点促使人们去研究新的制碱方法。 1861年,比利时人索尔维原是一名工人,在煤气厂从事稀氨水的浓缩工作,发现用食盐水吸收氨和二氧化碳时可以得到碳酸氢钠,于是获得用海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的专利,这种方法也就被称之为索尔维制碱法。因为在生产过程中需用氨起媒介作用,故又称为氨碱法。其主要过程是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而得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煅烧放出CO2和H2O而成碳酸钠。1863年建厂,1872年获得成功。由于氨碱法可以连续生产,生产能力大,原料利用率高,产品的成本低、质量高;因此在当时得到迅速的发展,到20世纪初期几乎完全取代了路布兰法。 但是氨碱法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缺点,即其对原料NaCl的利用率低,其中的Cl-完全未加利用,而Na+也仅利用了75%左右,且大量氯化物以废液形式排弃,污染环境,堵塞河道。于是20世纪初期,德国人Schreib提出将氨碱法碳酸化母液中所含的氯化铵直接制成固体作为产品出售。1931年德国人Gland和Lupmann获得初步结果。1935年德国Zahn公司据此在朝鲜兴南化学厂设计日产50t的纯碱装置。1938年我国永利化学工业公司在侯德榜博士领导下从事这项研究,历经数年,获得成功,命名为“候氏制碱法”,因为与氨厂联合,以氨厂的NH3和CO2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故又称联合制碱法。又因在生产过程中NaHCO3母液用于制NH4Cl, NH4Cl母液又用于制NaHCO3,过程循环进行,故有称为循环制碱法。 世界上有许多国家蕴藏着天然碱矿,其中以美国最为丰富。主要产地在怀俄明州的绿河地区。绿河地区蕴藏着1140~1210亿吨倍半碱矿。1953年美国食品机械化学公司在怀俄明州设厂加工天然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