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每临春分更思娘
这十二年来,每临春分时节,我就会心里作痛。室外已是春花烂漫,我则兀自黯然神伤。
花开花落、春华秋实,世间有多少令人感慨的变化。
我是春分后十天出生的。据说当时母亲有点难产,1952年的春分时节,应是我开始折磨母亲的时候。
在培养我52年后,2004年3月20日春分,母亲因多种老年病并发,在医院救治无望,一再要求送她回家。无奈,我和哥哥作出痛苦的决定,将垂危的母亲送回了浦口区老家。四天后,母亲平静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去世时84岁。前来送别的亲友和村邻们一边感叹着我母亲的一生,一边劝我们节哀,说让老母亲好走。可是,我们姐弟四人却都不能释怀。在治丧的三天里,只要那哀婉的唢呐声一响(农村治丧风俗),我那已60多岁的老姐,就用当地农村的吊丧调和她干哑的声音回环反复,一咏三叹地泣诉着母亲一生的种种磨难和艰辛……
母亲1920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10来岁时父母就因病先后去世。那时,她上面只有一个哥哥,下面还有两个年幼的弟妹。
母亲20岁嫁到我张家,生活渐渐好转,但到1953年,先是我父亲不幸因病去世,瘦小的母亲要独力抚养四个年幼的儿女,当时我大姐13岁、二姐8岁、哥哥6岁、我才1岁多。接着不到半年,母亲疼?鄣拿妹靡惨虿∪ナ溃?妹夫又疾病缠身,母亲的心头又要牵挂妹妹留下的两个年幼的孩子,为他们每人每年做一双鞋,接来吃几顿饭、嘘寒问暖、操心生计。
父亲去世时,农村还是互助组时代,母亲为了少拖累乡邻,学会了农活中主要由男子汉担当的耕田、耙地、育秧、烧炭等技术活,成了当地妇女劳动能手。母亲堆的柴垛一年下来不漏雨不烂草,被村邻们羡慕不已。母亲打的草窝鞋柔软暖和,不仅我们爱穿,还能拿到集镇上卖出好价钱。
上世纪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村上时不时有人说断粮了,而我家从未断过粮。我家每天每顿只用一两把米,三餐都以杂粮、瓜菜为主,经常还要搭吃糠麸和野菜。每到春天,山野中的槐花似雪,母亲就让我们一篮一篮地采撸回来,煮过晒干,储存食用。
母亲每天披星戴月地劳作,她常常凌晨起床挑一担柴禾步行十来里到集镇上卖掉,然后赶回上生产队的早工。冬天,她晚上下工回来,如看到月光好,还常会下河捞猪草。她不会水,就用一根长绳系在腰上,让我在岸上拉着,她在河里一滑脚,就喊我拼命往岸边拉。只有在大雨滂沱时,她才会在家里缝缝补补,搓麻绳、打草鞋。
就这样,在我儿时,虽然家里很穷,但一直没有长时饿着、冻着;我们姐弟,没欠过一次学费。只是,我上小学时没有买过一支带橡皮的铅笔。上课时,我会格外专心,做作业,我会非常细心……
在我半大的时候,我母亲多次说过,哪家的竹竿不能给我晒衣裳?我不改嫁,就是为了让你们兄弟不受委屈。
记得小时候,为了让我在同龄的孩子面前不自卑,每到春节,同村的孩子只能领到几角压岁钱,母亲给我却是整张的一块钱,当我面装在我背带裤的肚袋里,并缝好口,让我神气一个年节。当然在节后,母亲就要给我洗裤子,拆开肚袋拿出这一块钱,给我做学费。
母亲没有上过学,但她成年时,已能至少认得十几个字,会心算加减乘除。她一生不断自勉:不识字,要识事。
尽管生活的担子沉重不堪,但母亲却较劲地要我们姐弟上学。除了我大姐在父亲去世时,从小学二年级缀学,后面的二姐读完两年农中,哥哥中师毕业。在那个年代的农村,父母双全的男孩子很少上高中、女孩子罕有上初中。对母亲的做法,村邻们都不理解。我在上学的途中,有时遇到乡邻同行,他们会问问我的学习情况,都会感叹说:你妈心气高,你这么大的孩子如回来放一头牛,顶半个劳动力呢。(当时农村生产队,负责养一头牛,按半个劳动力记工分。)
1966年夏秋,受文革影响,学校停课了,我读完初二回乡务农。1968年,中学复课,母亲听到消息,赶着我回校读完初中、高中。
母亲坚持要我们上学,并没有过高的企求,只是要求我们要用心读书。后来母亲看到我读书经常废寝忘食,又告诫我,让你多读书,是要你多长见识,可你不能茶饭不思,这不读成呆子吗?每次学校发成绩报告书,我都会拿给母亲看。尽管我小学和中学功课都是高分,可是母亲知道后,只是眯着眼睛笑笑,然后,就要我把操行等级念给她听,我告诉她是“甲”,她都要看一下。她说“甲”字有个尾巴,一看就知道。我也心知,母亲认得的那十多个字,都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符号,其中有她儿子的操行品德。
母亲对我们从小的要求是:做人一定要诚实、勤劳。
小时候,我家有个后院,院里有十几棵桃树。母亲在桃子熟时,要摘去卖,那时会留几个差的给我们吃。记得1958年,桃子熟时,我嘴馋,就悄悄搬个板凳,站在上面就着桃树在两个大桃子上咬了一口。后来,母亲发现了问我,我说是虫子咬的吧?母亲喝道:扯谎!桃子上都有你的牙印呢!等我稍长,母亲就特别关注我的行为、习惯、爱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