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IS植被叶面积指数对贵州高原山地气象条件的响应 The response of leaf area index of MODIS to mountainou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Guizhou.pdfVIP
-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MODIS植被叶面积指数对贵州高原山地气象条件的响应 The response of leaf area index of MODIS to mountainous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Guizhou
生态环境学报20ll,20(1):19.23 http:肌vv哪.j∞∞i.com
EnvironmentalScicnces
Ecology勰d
MODIS植被叶面积指数对贵州高原山地气象条件的响应
罗宇翔L2,向红琼1,郑小波1’p,陈娟2,周成霞3
1.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2;2,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2;
3.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用EOS/MODIs卫星遥感分辨率为ll∞的贵州200l—-2008年每8d合成植被叶面积指数(L蜘,分析了L址的时间
变化规律和年、季空间分布特征;还用贵州69个气象站的日观测数据,分别与各气象点所对应的3×3个像元LAJ平均值进
行气象要素(温度、降水、日照时数和水汽压)与L址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LAl年变化为0.3—3.O,多年平均L舭
的空间分布是东南部最高(4.0),西部和西南部最低(1.O)。显著影响LAJ变化的气象因子按相关系数的大小排列是:温度、水
汽压、日照时数和降水(均通过了99.9%信度检验)。水汽压对L舭产生影响的原因可能与高原喀斯特地区土壤层较薄有关。
在考虑云贵高原植被年际间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可以把这些要素作为重要的影响因子。
关键词:MODIs;叶面积指数L灿;气候;时空响应;喀斯特地区
中图分类号:Q948.1l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906(2011)01.0019.05
气候是影响植被时空分布和变化的直接因素, 气象驱动因子,以揭示山地植被覆盖变化对局地气
气候的变化会引起植被分布和生育状况的改变。同 候的响应,为气候变化对西南高原山地植被变化的
时,植被变化通过改变反照率、粗糙度和蒸腾等方 评估和应对提供科学依据。
式,影响大气下垫面能量收支、边界层湍流输送、 1资料与方法
地表水分供应,以及地表感热和潜热的分配,从而 本文采用除了云贵高原东部(以下简称“贵州”)
对气候具有反馈作用。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 植被覆盖程度较低的城市气象台站外69个气象台
发展,研究大尺度范围植被参数的时空分布状况, 站2001—2008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包括:平均温
揭示不同时空分辨率植被特征与气候的相互关系 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水汽压、日照时数和降
成为生态与气候学密切关注的课题。一些研究表 水量。为对应卫星遥感8d合成叶面积指数数据,
明,叶面积指数(LAI)的动态变化可以较好地反
气象资料进行了8d累加平均,这里有别于常用的
映植被的结构和数量特征的变化,因而可以更好地 旬平均值。
反映植被和气候的相互作用【l训。另一方面,随着近 卫星遥感数据采用美国NASA的MODl5A2
年来全球气候变暖,云贵高原山区气温、降水和 栅格数据集,空间分辨率为1km,时间间隔尺度为
日照等气象要素也发生了变化【5。7】,必然对山地植 8d的合成叶面积指数(以下简称L越),遥感资料
被覆盖产生影响。对高原山地植被覆盖的时空变 年代为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
化将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后果目前也 为了消除气象站所在单个像元值投影误差
还没有明确的结论。本世纪以来,美国EOS/ 可能对分析带来的影响,分别以69个气象站所
MODIs环境遥感卫星的数据已经广泛应用于生在的像元为中心,求3×3个像元的平均值代表该
d
态环境和灾害实时监测18。01,以及地表植被覆盖气象站方圆9km地区的LAI值(图1)。按每8
变化研究【11.13】。MODIS产品中的MODl5A2数据为l段,每年分为46个时段,形成69个站点,
集能够较好的反演大范围植被叶面积指数分布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16S rDNA克隆文库方法对制药废水处理系统中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 Microbial community diversity in the alternate-flow biological reactor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by 16S rDNA clone library.pdf
- 13种花卉植物受硫氧化物混合气体污染的伤害症状及其抗性表现 Pollution Symptoms of Sulfur Oxides Mixed Gas on 13 Species Ornamental Plants and Their Resisting Performance.pdf
- 1956~2005年鄱阳湖入出湖悬移质泥沙特征及其变化初析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 into and out of Poyanghu Lake from 1956 to 2005.pdf
- 1961-2010年宁夏无霜期变化特征 Characteristics of frost-free days changes over Ningxia from 1961 to 2010.pdf
- 2005年青海省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综述 Summary of the Eco-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in 2005 in Qinghai Province.pdf
- 2007-2011年武汉市空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 Pollution in Wuhan from 2007 to 20 1 1.pdf
- 2007~2008年引江济太调水对太湖水质改善效果分析 Influences of water diversion from Yangtze River to Taihu Lake on water quality of Taihu Lake between 2007 and 2008.pdf
- 2008年新颁布和修订实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浅析.pdf
- 2010世界发展报告(下) 2010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pdf
- 2011年抚仙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Structure in Fuxian Lake in the Autumn of 2011.pdf
- NKA-Ⅱ型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Study on treatment of aniline production wastewater with the NKA-Ⅱ macro porous adsorbent resin.pdf
- NVR取代DVR是配合高清IP摄像机发展的必然趋势.pdf
- O1A1O2A2工艺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研究 COKING WASTEWATER RESEARCH IN O1A1O2A2 PROCESS.pdf
- O3H2O2深度处理制药废水二级出水试验研究 ADVANCED TREATMENT OF SECONDARY EFFLUENT OF PHARMACEUTICAL WASTEWATER BY O3H2O2 PROCESS.pdf
- MBR工艺处理粮油加工废水的研究 Study on Treatment of Food Processing Wastewater Using MBR.pdf
- OGO反应器内流态的模拟及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分析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n Flow Pattern of OGO Reactor and the Infection on Treatment Effect.pdf
- O3TiO2γ-Al2O3UV降解草酸 DEGRADATION OF OXALIC ACID BY TIO2γ-Al2O3 CATALYZED OZONATION.pdf
- P-Ⅲ、对数P-Ⅲ和GL分布线型比较研究 Comparison among Theoretical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of P-Ⅲ, Log P-Ⅲ and GL.pdf
- PAC-PAM复合絮凝剂对某镇生活污水处理效率的实验研究 Experimental Study on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ownified Sanitary Sewage by Polyaluminium Chloride-polyacrylamide Compound Flocculant.pdf
- PACMBR与MBR工艺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效能对比研究 THE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PACMBR AND MBR FOR TREATING MICRO-POLLUTED SURFACE WATER.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