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配乐文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日本配乐文化   【摘 要】文化产业是我国大力发展的重点产业,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标志。配乐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限于本身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症结,提升配乐艺术水平,推动配乐文化的发展。而分析研究国内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是找寻症结、解决问题的应有之义。   日本配乐文化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已成为亚洲的领头羊。日本配乐从稚嫩的小鸟,发展成今日傲视亚洲的雄鹰,既有日本民族历史的渊源,有音乐人的执着努力,也有适应其发展的社会土壤。明治维新以来,日本重视全社会音乐基础教育,日本民族善于融合世界先进文化,为日本配乐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日本动漫、游戏产业强国的特点,催生了配乐文化的超越发展。当然,音乐人自强努力,政策和民众的支持,也是日本配乐文化突起的重要原因。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配乐文化的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而日本配乐发展历程中,重视国民音乐素质教育,提高全民音乐素质;注重吸取外来先进音乐元素,丰富和提高配乐艺术水平;大力发展动画等新兴文化产业,并注意从政策上为配乐人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正是我国配乐文化崛起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日本;配乐;文化   中图分类号:J6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6-0060-03   在电影、电视剧、记录片、动漫、话剧、诗朗诵、游戏、广告等作品中,配乐作为声音元素,按照情节的需要配上背景音乐、主题音乐,在作品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它不仅能渲染作品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故事的情绪感染力,而且能突出作品主题、丰富人与物的形象,加强动作与画面的连贯性,引起联想、推动高潮,促进剧情的发展。   日本的配乐史,从时间轴线看,发端于上世纪初的有声电影(排除诗、歌舞配乐),1930年森岩雄的《故乡》首次量身订做《挨骂》、《收兵》等主题插曲,开创了日本配乐先河。①日本配乐随着电影的发展起伏波动,从简单地运用配合画面结合阶段,再到重视作品的主题音乐、背景音乐阶段,有过高潮,有过低谷。日本音乐人在配乐领域严谨、执着、追求完美,在配乐艺术、内容、风格、技术等方面探索、改良、创新,为配乐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广告、游戏、动漫等产业蓬勃发展,给日本配乐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日本的配乐文化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已成为亚洲的翘楚。近年来,甚至出现了中国电影大片配乐基本上由日本音乐家包揽的现象。比如《满城尽带黄金甲》、《霍元甲》、《太阳照常升起》、《七剑》、《墨攻》、《花样年华》、《2046》、《十面埋伏》等,就连反映日本侵华暴行的《叶问》也是由日本音乐家(川井宪次)作曲的。日本音乐人力量雄厚,不仅占领了中国大片配乐市场,同?右渤寤髁撕?国电影配乐市场。如《冬季恋歌》、《欢迎来到东莫村》、《武士》等等,都是日本音乐家配乐的作品。日本配乐文化不仅在亚洲领先,而且在好莱坞也有一席之地,涌现了喜多郎、久石让、板本龙一等一批风靡世界的配乐家。如今日本配乐不但人才辈出,而且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世界瞩目。   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有它的由来。梳理、分析、研究日本配乐文化发展的脉络,有利于我们借鉴、发展我国的配乐文化。   一、日本普遍重视音乐基础教育   日本普通老百姓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对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与参与热情,与我国有着鲜明的对比,音乐素质整体较高。这与日本重视音乐素质教育密不可分。   日本政府自明治五年(1872年)就颁发《学制》规定中小学设“唱歌”与“奏乐”课程。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音乐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政府颁令,扩大了音乐教学领域,增加了欣赏教学、乐器教学以及基础乐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特别重视社会和学校音乐师资的培养。1879年文部省专门成立“音乐调研所”,培养了一大批中小学音乐教师。后该所于1887年改为东京音乐学校,1903年改为音乐专科学校。而且,日本音乐师范的创建,正是引进了欧美国家的近代教育思想、制度以及师资,为日本吸收西方音乐元素打下了基础。②   在微观层面,日本音乐教育既重理论,更重实践,讲求实效。通过对日本中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等方面的研究,不难发现,日本对音乐教育从课时计划到课程的形式及内容都很有特色,日本的中学教育与其小学甚至学前的音乐教育,形成了一个比较连贯的整体。   日本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系统,两大目标明确。一是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听赏、演唱各个时期音乐作品,并结合历史、文学知识,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情感,能基本掌握日本音乐发展脉络,辨别各个时期音乐及进行简单创编。二是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了解日本音乐文化内涵,思考如何培养出开放的耳朵和思想,更好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