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花间词与南唐词所呈现出的文人心态.docVIP

浅析花间词与南唐词所呈现出的文人心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花间词与南唐词所呈现出的文人心态   摘 要:花间词与南唐词风格上虽有相似之处,但是二者的文人心态却有着可对比之处。花间词的文人着重于享乐,而南唐词则侧重于愁苦。本文从《花间集》、《南唐二主词》等解读入手,深入分析两者呈现出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凄婉词风;愁苦;密丽词风;狂欢心态;亡国哀思   花间词作为中国早期词的代表作品,在词发展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密丽柔婉的风格基本奠定了词的格调和发展趋势。于此同一时期,以二主和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崛起,其词凄婉,而李煜的词作更是将词推向了一个高峰。   一、晓莺蹄破相思梦――花间词体现的文人心态   国家的安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富足使得后蜀在相对封闭的四川盆地上营造了一个乐土。花间派,第一个比较成熟的词派在这片沃土上诞生,并对词的格调奠定了基础。花间词风不同于南唐词的清丽哀婉,反而呈现出密丽浓艳的风格,错金镂彩成了花间派的典型特征。在《花间集》序言中,欧阳炯做了这样的概括“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1]   花间派词人以温庭筠为宗师,秉承描摹状物精雕刻画,抒发感情纤维细腻的风格,花间词的主流作品以闺阁为中心,辐射描写女子美貌,闺阁饰物,抒发的多为思妇闺怨之情。所以眼界难免狭隘,为历代词评家所鄙视。花间派词人描写闺阁表面上是代女子立言,实质上是通过自己的幻想,满足自己的爱情愿望,他们对于女子大多持赏玩态度,不过没有宫体诗那么露骨,虽然文词华艳,但是感情上并没有流于低俗。花间派体现的是文人风格。   温庭筠虽然描写闺阁,但是并不直露,大多点到为止,呈现出一种朦胧含蓄的美感,例如《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2]整首词选取了一个生活片段,是一个容貌可人的女子梳妆打扮的场景,作者笔锋一转,点到了新绣襦上的金鹧鸪,鹧鸪隐喻相思,作者婉转含蓄的点明了新婚女子的闺怨,看似轻描淡写,却蕴含着浓厚的感情。整首词画面感极强,色彩艳丽,是花间词的典型作品。   对比温庭筠的密丽朦胧,韦庄的词融合艳丽与清爽于一体,例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3]整首词开篇描写江南美景,碧绿的春水,划船听雨,营造了一个凄美的意境,“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一句描写细腻而传神,给人以强烈的画面质感,末句点出思乡之情,作者的江南只存在于自己的记忆中,化为断肠的愁思。   韦庄词浓丽不失疏朗,这种风格使得他在花间派中独树一帜,而花间派的其他词人如欧阳炯、和凝、牛峤、孙光宪等创作有很大的沿袭性,花间词密丽的风格在他们笔下体现尤为明显。重复性突出体现了词作为酒席燕乐的本质特征,而这一风格也较好的体现了后蜀文人的狂欢的心态。   二、梦里落花谁是主――南唐词呈现的文人心态   南唐国力的强盛离不开一直奉行的休养生息的政策,而这一政策一方面使得国家免于战火,得以富强,另一方面也给统治者造成了一种假象,他们开始逐渐沉迷于偏安的迷梦。这体现于他们的词作中就呈现出哀婉迷离的色彩。   李?Z的词作存留的不多,只有六七首,但是词作的质量颇高。李?Z的词整体上呈现出的是一种清丽哀婉的风格,在这种风格背景下体现了一个帝王无法振兴国家的痛苦与迷茫。在《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中这样写到“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4]   整首词风格浑融大气,清丽却不失于婉转,在词的末句写景宏阔,体现了李?Z作为一代帝王的霸气,但是在整首词作中笼罩着浓郁的哀愁,尤其是“风里落花谁是主”,更点明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无法预测,和对于未来的迷茫。四处征战,遍树强敌,几乎掏空了南唐整个国力,同时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从此南唐一蹶不振。反映在词作中就是无尽的哀愁和迷茫。   李煜,字重光,是李?Z第六个儿子,李?Z长子亡故,帝位意外的落在李煜的头上。李煜在宫廷中创作了不少的艳情词,风格柔媚,不同于花间词的矫饰,李煜的词更多的体现一种真的性情。对于花间派词人来说,闺阁、佳人是他们在酒楼茶肆娱乐时的一种幻想,而对于李煜来说这却是真实的生活,李煜没有像父辈那样四处征伐,折戟沉沙;也没有像烈祖一样工于心计,兢兢业业。他的生活只是局促在宫廷里,而李煜的这些词是他生活的真实反映,也是他此时心态的真实写照。   国运的日益衰微和佛教命运观念,使得李煜在迷梦中还能尝到现实的痛苦,在词作中反映为一种淡淡的哀伤,与李煜亡国之后的梦醒的痛彻心扉不同,李煜在这一时期梦还没有破灭,只是迷茫、困惑还带有侥幸,诸种复杂的情绪纠结,造成了李煜笔下清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