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疾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喂养中国专家共识-临床营养学现状
104 临床营养学现状 2015 年 6 月第 7 卷第 2 期 Current Status of Clinical Nutrition. June 2015, Volume 7, Number 2
·指南共识·
神经系统疾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喂养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 )置管喂养是管饲喂养 白浓度更高(MD :4.92g/L ;95% CI:0.19~9.65 ;P=
的一种方式,即内镜下经腹壁穿刺胃腔,置入导丝, 0.04 )。因此,脑卒中后持续吞咽障碍的患者 PEG 喂
应用导丝引导胃造口管经口腔、食管进入胃腔的微创 养获益[8] (2b 级证据)。
造口手术。该手术以操作简便易行、并发症少、耐受 推荐意见: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急性期(患
性好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欧美国家,并成为长期管饲喂 病 7d 内)不推荐PEG 喂养(A 级推荐)。脑卒中伴持
养患者的首选方式[1] 。PEG 喂养的主要人群是神经系 续(>4 周)吞咽障碍的患者推荐 PEG 喂养(B 级推
[2] 。我国
统疾病患者,约占 PEG 喂养总数的 50% 以上 荐)。
PEG 喂养晚于发达国家,特别是神经系统疾病的 PEG 1.2 神经肌肉疾病
喂养尚未被广泛接受[3-5] 。为此,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 1.2.1 肌营养不良
营养学分会(CSPEN )神经疾病营养支持学组撰写了 肌病患者存在长期营养不足风险,但 PEG 喂养相
《神经系统疾病经皮内镜下胃造口喂养中国专家共 关研究不多。2010 年,一项多中心病例回顾研究显示,
识》,旨在推动 PEG 合理应用与规范管理,使更多的 25 例 Duchenne 型肌营养不良患者(22 例存在营养不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获益。 足,13 例存在严重吞咽障碍)进行 PEG 喂养后,营
全文分为 PEG 适应证、PEG 操作规范与管理、 养状况改善,体重明显上升,体重/年龄比从 PEG 术
PEG 并发症和处理三个部分。撰写方法采用牛津推荐 前的 69%上升至术后(22 个月)的 87%,且并无相关
[6]进行文献证据级别确认, [9] (4 级证据)。2012 年,日本一项多中
意见分级系统(OCEBM ) 并发症的增加
并提出推荐意见,对证据暂不充分,但专家讨论达到 心回顾研究显示,PEG 喂养可改善患者(Duchenne
高度共识的意见可提高推荐级别(A 级推荐)。 肌营养不良 77 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40 例、福山型
1 PEG 适应证 先天性肌营养不良 11 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5 例、面
1.1 脑血管疾病 肩肱型肌营养不良 5 例,共 144 例),特别是假肥大型
脑血管病所致的长期吞咽障碍和经口摄入不足的 肌营养不良的营养状态(体重),并改善吞咽功能和呼
患者是应用 PEG 的主要适应证。目前,一项最重要的 吸功能[10] (4 级证据)。
临床证据来自 1996~2003 年欧洲 1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