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画状元”唐岱的画论思想管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画状元”唐岱的画论思想管窥   【摘要】 文章以唐岱所著的《绘事发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著作部分篇章的分析,管窥唐氏的画论思想,包含了绘画创作观、笔墨观、品评观、气韵观、人品观和功能观等。   【关键词】 唐岱;绘事发微;画论;思想;管窥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清代士大夫能画者及好画者,往往著其心得。据郑午昌(1)著的《中国画学全史》统计,清代画论之多,总计达100多篇。从现存的清代画论来看,由武将出身转为清宫廷画师撰写的山水画理论著作并不多见。唐岱极其注重吸收前人绘画理论成果,并结合自身艺术实践,撰写了清代画史上较为重要的山水画理论著作《绘事发微》。其实,唐岱本不属于文人,只不过是众多清宫廷职业画家群体中的一员,然其既能作画、工诗,又能著书,著作有《绘事发微》《乐善堂集》等,实属当时画坛佳话。   一、唐岱与《绘事发微》   唐岱,满洲人,字毓东,号静岩、默庄等,清代著名的宫廷画家,生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约卒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以后。(2)年轻时的唐岱,原打算走仕途之路报效朝廷,可接连参加两次科举考试都未榜上有名,于是从军塞外,后从军归来,潜心于绘画。(3)《国朝画征续录》卷上载:“唐岱,字静岩,满洲人,内务府总管。工山水,用笔沉厚,布置深稳,得力于宋人居多,能品也。?o候内廷,今上赏之,蒙恩品题最多,诗载,《乐善堂集》。恭录《题千山落照图》一章:‘我爱唐生画,屡索意未已。’……恭读一过,足以得其画之佳致矣。而‘暝对’两言神味清杳,更可想是图落照之妙。”[1]146-147另有,胡敬《国朝院画录》卷上,曰:“唐岱,……以荫官参领。工山水与华鲲、金明吉、王敬铭、黄鼎、赵晓、温仪、曹培源、李为宪同出王原祁之门,圣祖御赐画状元。伏读高宗《乐善堂集》与唐岱诗,有‘范缓倪迂自古人,而今绘事数唐寅’句。题岱《千山落照图》有‘斜阳映天末,咫尺有万里。暝对意弥遥,烟浮暮山紫。位置倪黄中,谁能别彼此’句……题岱《溪山雪霁图》有‘唐岱笔法老尤劲,鼻祖摩诘追范宽’句……荷两朝知遇。山水宗法宋大家,少?r名动公卿。直入内廷……石渠著录二十有八,内合笔三见后。”[2]“乾隆元年三月初三日,太监毛团传旨,着海望拟赏唐岱、郎世宁并郎世宁徒弟,钦此。于本日,内大臣海望谨缮写折片,拟得赏郎世宁、唐岱每人人参二斤,纱二匹……”(4)此外,“乾隆元年十一月十五日,命唐岱、郎世宁、沈源画《圆明园图》一幅。唐岱、郎世宁、陈枚酌画《岁朝图》一幅”(5)。   从上述文献与史料来看,唐岱擅长山水画,师法王原祁,远承五代董巨和元代黄公望等山水画名家,承祖爵,官至内务府总管,且在当时已名动京师,蒙皇帝御题诗最多,深受康熙皇帝赏识,被御赐“画状元”,并与同朝的郎世宁(6)等宫廷画家合笔作画。   事实上,唐岱不仅以画艺高超闻名于京城内外,同时,他还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自己绘制山水画的心得体会撰写成书,名为《绘事发微》。该书作于1717年,有乾隆四年(1739年)刊本、《昭代丛书》道光刊本等17个版本。(7)根据《昭代丛书》版本,全书含序言、正文和跋,即前三序(陈鹏年序一篇、沈宗敬序一篇和自序一篇),正文有《正派》《传授》《质量》《画名》《丘壑》等24篇,书后有杨复吉(8)的跋。   二、唐岱的画论思想   (一)创作观:“师承古人,强调写生”   明清以来,中国山水画盛行临摹,缺乏写生。至清初的画坛,这一“摹古”之风尤为盛行。当时的画坛“四王”占据着正统地位,并力倡“摹古”,追摹宋元名迹。受“四王”的影响,清初众多画家“师承古人”屡见不鲜。唐岱在《绘事发微》之《传授》篇,强调“凡画学,入门必须名师讲究指示,立稿如山之来龙起伏,阴阳向背,水之来派近远,湍流缓急,位置稳妥,令学者得用笔用墨之法。然后,视其笔性所近,引之入门”。[3]18   他又在《临旧》篇云:“凡临旧画,须细阅古人名迹……而临旧之法,虽摹古人之丘壑梗概,亦必追求其神韵之精粹,不可只求形似。诚从古画中多临多记……古人之画皆成我之画。”[3]36   一般而言,作为“四王”之―王原祁的学生,唐岱理应继承其老师衣钵“摹古”。然其在师承前人的基础上,并未失去个人见解,强调绘画创作要重视写生。他在《绘事发微》之《游览》篇,曰:“至山水之全景,须看真山……故欲求神逸兼到,无过于遍历名山大川,则胸襟开豁,毫无尘俗之气,落笔自有佳境矣。”[3]38-39   从以上所述,我们可知唐岱非常注重正派师承,其绘画创作观:先强调“名师引门”“摹仿旧画”“多临多记”(临古),再“须看真山”(脱古)。其整个学习过程,循序渐进。至于如何“脱古”,唐岱在《临旧》篇中,谈到:“用古人之规矩格法,不用古人之丘壑蹊径。诀曰:落笔要旧,景界要新。何患不脱古人窠臼也。”[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