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胜利年的胜利日
到了1945年的最后一天,人们阅读世界各地报纸所得到的印象是:多数人都急于回归自己的生活,对全球新闻不太关心,在世界大战中,无论哪个角落都很重要。但到了和平年代,家是人们心里唯一的牵挂。
早在1945年的5月6日,全体德军无条件投降的声明已经在法国兰斯一所学校内签署了,但庆典还没有开始。不过欧洲人已经看到了战胜的曙光,英国人忙着烤面包,做三明治庆祝胜利了;国旗和横幅都已准备就绪;教堂的钟声等待人们敲响。让所有人困惑的是,率先在电台里宣布战争结束的居然是德国人。消息发自弗伦斯堡,海军上将德尼茨坐镇当地,名义上依旧控制着气数已尽的德意志帝国。BBC获悉了这则消息,很快,英、美、法等国家的报纸号外便出现在街头。在伦敦,大批人群开始涌向皮卡迪利广场和特拉法加广场,继而拉开史上最大庆典的序幕。在纽约,大街上铺天盖地飘散着电报纸条。然而,盟军首脑们迟迟不发表正式声明,宣告对德战争已经结束。
5月8日的下午3点整,英国首相丘吉尔开始发表演说,夏尔?戴高乐也在同一时间向法国民众发表告国民书。而美国的杜鲁门总统已经先他们一步了。
丘吉尔在BBC的讲话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安装了喇叭,外面的国会广场上人山人海,连挪脚的空间都没了。人们叠罗汉似的簇拥在白金汉宫门口。在伦敦西区,马路已经被蜂拥至此的人堵得水泄不通,车辆根本无法通过。接着,大本钟敲了三次,人群安静下来。丘吉尔深沉而洪亮的声音从喇叭里冒了出来,宣布对德作战就此终结。
《每日先驱报》是这样报道当时的情景的:“伦敦市中心陷入了一派狂热庆祝的场面,人们又是欢呼雀跃,又是翩翩起舞,又是开怀大笑,已经无法自已了。他们把公共汽车团团围住,跳上轿车车顶,扒掉了一段临时围墙,在堤道上燃起篝火;他们亲吻警察,还拉后者一块跳舞……司机摁车喇叭,奏响胜利的最强音。河道上航行的拖船和轮船也在夜晚鸣响汽笛,与陆地上的胜利奏鸣曲遥相呼应。”
在纽约,50万人走上街头欢庆胜利。官方解除了宵禁,各大夜总会客满为患,通宵达旦地营业。在巴黎的共和国广场上,《解放报》的一名记者目睹了“高举盟军旗帜、熙熙攘攘的人流。一名美国大兵尽管长着一对大长腿,但为了拍照还是使劲地踮脚,摇来晃去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他的卡其裤口袋里塞着两瓶干邑酒,一瓶满的,一瓶已经空了”。一位美国轰炸机飞行员驾着米切尔B-25型飞机,飞越了埃菲尔铁塔下的拱门,看得在场人群击节叫好。在巴黎的意大利街上,“一个大块头美国水手和一个帅气的黑鬼”商量着赌一把,他们把每个路过的女人揽入自己“宽阔的胸膛”,然后数谁脸上留下的口红印多。好事者给两人下了注。
也有一些人觉得意兴阑珊,毕竟法国在1944年就获得了解放。西蒙娜?德?波伏娃后来这样写到胜利日那天:“和我记忆中经历过的其他节庆相比,这天的体会格外复杂,也许是因为我的情绪有些五味杂陈。胜利是在距离家门口十万八千里外的地方取得的,我们并没有怀着焦急的心情,像盼着光复一样翘首期盼这一天的到来;很久以前就有人预见到这一天,因此没带来什么新的希望。从某种角度来看,这样的结局跟死亡差不多……”
也是在5月8日这一天,盟军解放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据亲历此事的一名英国战地记者回忆:“荷兰人又是亲我们,又是哭着对我们千恩万谢,我们被人拥抱,捶打,直到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累到不行,耳朵边尖叫声、喊声一片。荷兰人把自家花园挖了个空,花朵就像下个没完的雨点一样落在盟军车辆上。”
而莫斯科的市民则是到了9日凌晨才听到了胜利的宣言。他们蜂拥至大街上,许多人不顾身上还穿着睡衣睡袍,跳起舞来。“胜利啦!我们胜利啦!”的纵情欢呼响彻夜空。在寄给英国史学家马丁?吉尔伯特的信中,曾担任斯大林翻译的瓦列金?别列什科夫回忆道:“我们自豪,因为终于战胜了狡猾而邪恶的敌人;我们悲伤,为的是那些战死的英灵(我们那时候还不知道苏军在战场上阵亡三千万人);我们满怀希望,但愿世界永远和平,和战时盟友能继续合作。所有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汇聚成一种既释然又憧憬的别样心情。”
7月26日,《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发表,对尚未投降的日本发出最后通牒。而这之前十天,美国人刚刚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里进行了首次核试验,爆炸的惊人威力甚至让研发原子弹的领军人物罗伯特?奥本海默发出了近似宗教冥想的感慨。他引用了印度教经文《薄珈梵歌》里的一段话:
“如果有一千个太阳
绽放出漫天的奇光异彩
这有如圣灵逞威……
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
相比之下,爱因斯坦在后来听闻广岛被炸后说的第一句话则显得平淡无奇:“哦天呐!”
8月15日,日本投降的消息终于通过报纸号外和广播传递开来。在收音机里听到日本投降后,许多朝鲜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扔掉战时日本发配的制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