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彩绘陶壶鉴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汉彩绘陶壶鉴析   [摘要]文章首先研析西汉四神纹饰彩绘带盖陶壶的造型特征,并对四神纹饰的装饰风格、特点和寓意进行展开剖析。同时,文章还研析四神纹饰彩绘带盖陶壶的实用价值,即使用功能和作用,并论述西汉陶壶的制作工艺技术。   [关键词]西汉陶壶 四神纹饰 造型 功能 制陶工艺   西汉四神纹饰彩绘带盖陶壶,通高47.6厘米,口径18.3厘米,腹围102厘米。西汉晚期的陶质(灰陶)文物,功用为贮藏器(盛器)。因其壶面绘有虎纹和瑞兽各一只,被定名为四神纹饰彩绘带盖陶壶(见图1)。该件文物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烧沟汉墓,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壶通体线条流畅,匀称优美。它圆项束长颈,平直喇叭形敛口,鼓腹浑圆,假圈高平足,腹上部有距离相等对称的一对饕餮纹铺首。造型浑圆饱满,直颈逐渐内收弯曲至腹部,腹部圆鼓且有微凸起的立体弦纹线条,壶底部为平底带座,为折曲状高圈足,边缘折平。壶顶部有球面形状的覆盘盖,上饰绘漩涡云气纹。   1992年6月,河南省博物馆文物鉴定组鉴定结论为:该壶造型较大,又为墓葬中出土,可作为断代依据。由此可见,到了西汉时期陶壶器型的线条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更加显现出汉代文化的大方、质朴和浑厚。汉代装饰画的风格,基本上可以用“朴”“厚”两个字来概括,朴是指它的创作之风,厚是指它给人的印象。   一、四神纹饰彩绘带盖陶壶的纹饰   1.陶壶通体彩绘纹饰   该陶壶颈部饰绘三角纹、霏雨纹、锯齿纹。腹肩部一周围绘有一组汉代盛行的四神纹饰即白虎纹,背景绘饰瑞兽和瑞云纹图案,其纹饰描绘技法娴熟。肩上有对称的饕餮纹饰铺首造型,体型流线、浑厚笃实。腹下部饰绘交叉卷云纹、锯齿纹。陶壶器壁之上的色彩以朱绘为主、粉绘为辅。陶壶器表泛出一种银粉色,尤其是在壶的铺首部位更加明显。这种银粉色是当陶胎入窑前用一种溶液在表面涂抹过,使其焙烧出窑后泛出银粉色的艺术加工。其功效是近似于后期陶瓷烧造前所使用的化妆土。其整体饰绘的效果具有浓重的装饰风格(见图2)。   参照实物,下面将四神纹饰彩绘带盖陶壶纹饰分组进行逐一分析:第一组底涂赭色;第二组底涂蓝色;第三组、第九组朱色描绘出三角形纹;第四组底涂蓝色,后墨勾三角形,三角形之间描绘红白小圆点,呈三角形上下交叉对称,构图有致;第五组用朱色描绘出并列锯齿纹;第六组描绘朱色圆点,将四圆点组合成菱形纹饰,为四方连续图案(以上六组几何图案构图均匀对称,排比手法细致、疏朗有序,是较其他同类几何纹饰不可比拟的);第七组为陶壶的主题纹饰,涂绘出红蓝相问的瑞云纹,云纹连贯中绘有一只神虎和一只昂首奔逐的瑞兽,墨线勾勒出物体的轮廓;第八组装饰花纹为二方连续图形,底涂蓝色,墨线勾勒出菱形、漩涡纹,空隙之间施丹粉。花纹分九组,只有第三组、第六组之间稍留空白,其他均用墨线或朱线描绘分界(见图3)。壶盖部位绘三朵云气纹,墨勾框朱色、蓝色内涂。   2.陶壶上的四神纹饰图案考析   彩绘陶壶器表所绘制的主题纹饰可见白虎、瑞兽和两段形状相近的瑞云纹饰。彩绘陶壶的四神纹饰即第七组主题纹饰,分为两个区域和四个小段:第一区域第一小段绘饰白虎纹,虎的造型做昂首阔步姿态,双耳竖起,虎身斑驳的毛皮纹饰十分形象,虎背淡涂赭彩,虎目圆睁、警性灵动、神异威武、栩栩如生,虎面部表情描绘得十分传神。第二小段绘饰瑞云纹,描绘一组反映天象的瑞云图形,云形曲线流畅飘逸、洒脱,饰绘技法强调云纹的流动感,更加趋向于中国画中的大写意,线条勾勒得准确精炼、自然流畅。第二区域第一小段绘饰瑞兽纹,描绘瑞兽昂首长鸣姿态,有触角和胡须。第二小段绘饰瑞云纹。整个区域的主题纹饰均匀对称与铺首绕陶壶腹部一周,纹饰画面运用写实的技法,描绘出流动的瑞云、奔腾驰逐的神虎和瑞兽,与上下区域静止的几何花纹图形形成鲜明的对比,组成了动与静的场面和追梦仙境的生动画面(见图4、图5)。   西汉神虎纹饰常出现在墓葬装饰中,有神虎食旱魃壁画为例证,画面绘饰神虎耳部造型偏长高耸。汉代流行“阴阳五行”的观念,虎是“百兽之长”。汉代《风俗通义》曰:“虎者阳物,百兽之长,能击鸷牲食魍魅者也。”意思是指虎能战胜一切凶猛的鬼怪,力量巨大,法力无边。虎是正义的化身,有护佑的精神意义。   3.陶壶铺首的造型纹饰考析   饕餮纹饰为二里冈文化期至西周早期盛行,多见于青铜器纹饰中。饕餮并非是现实中的动物,是神话传说中的神灵之物。饕餮纹常装饰于器物的腹部、颈下,作为主题纹饰出现,盛行于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纹饰。在其应用衰落后,一般出现在器物的耳部和足部。   这件陶壶的铺首为仿青铜兽面饕餮纹饰,由目、眉、角、鼻、耳、须、躯干、尾、腿、足十个部分组成。眉毛上有多种形状的弯角,眉宇之间开阔。两耳卷曲,顶部位向?韧淝?,中间形状弯曲,上部形状为圆弧形,弧形内作交叉细线纹,眉毛和角、鼻子连在一起,两侧面颊向内卷曲。圆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