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选】《国语》介绍《国语》介绍.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国语》介绍《国语》介绍

《国语》介绍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 上起周穆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 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一、《国语》简介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是古代国别体史料汇编。旧传春秋时左丘明撰,现一般认为是先秦史家编纂各国史料而成。 全书共21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个部分,《晋语》最多。 全书上起周穆王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以记述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各国贵族言论为主,因其内容可与《左传》相参证,所以有《春秋外传》之称。 二、《国语》 的作者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谁,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 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 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 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 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三、《国语》 的内容 《周语》对东西周的历史都有记录,侧重论政记言。 《鲁语》记春秋时期鲁国之事,但不是完整的鲁国历史,很少记录重大历史事件,主要是针对一些小故事发议论。 《齐语》记齐桓公称霸之事,主要记管仲和桓公的论政之语。 《晋语》篇幅最长,共有九卷,对晋国历史记录较为全面、具体,叙事成分较多,特别侧重于记述晋文公的事迹。 《郑语》则主要记史伯论天下兴衰的言论。 《楚语》主要记楚灵王、昭王时期的事迹,也较少记重要历史事件。 《吴语》独记夫差伐越和吴之灭亡。 《越语》则仅记勾践灭吴之事。 《国语》以国分类,各自成章,记载了上自西周穆王征犬戎,下至韩、赵、魏三家灭智伯,约五百年的历史,以记言为主,兼以记事,通过上层统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辩论来反映历史事件,探讨兴衰治乱之根源,史论结合,在史学思想上是一个进步,且其记叙涉及到边远地区,也记载了诸如经济、制度、风俗等方面的内容,可补《左传》之阙。 四、《国语》 的文学成就 关于《国语》的评价,较为复杂。在先秦典籍中受责难最多的就是此书。 直至清代,崔述仍在批评其“荒唐诬妄,自相矛盾”,“文词支蔓,冗弱无骨”。其原因一是在于其对各国历史分别叙述,难成体系;二是在于其有较浓重的神秘色彩,遇事求神问卜;三是在于其所述情节每多虚构,一直受人诟病。 这里,有必要为《国语》“伸冤”。 首先,这是一本史料汇编,各国史官难免风格不同,不能苛求; 其次,在神与人的关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重视人民在江山社稷中的作用; 最后一点,实际上是《国语》最具特色的部分,虚构的章节往往是全书的点睛之笔,如骊姬夜半而泣进谗言(《晋语一》),非第三者能知,显然是作者援情度理的虚构,但却成功刻画出一个口蜜腹剑,阴险狠毒的人物形象,这正是《国语》值得为之喝彩之处。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 《国语》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 当然,由于《国语》是各国史料的汇编,素材来源不一,编者亦未作统一润色,其记言水平参差不一,风格也颇有差异。 比如《周语》旨在说教,行文委婉,多长篇大论,《鲁语》篇幅不长,语言隽永,《楚语》、《吴语》、《越语》则文字流暢整饰,颇有气势。 《国语》中的应对辞令,有的与《左传》相同,但文字不如《左传》精彩,有的则难分高下。有的为《左传》所不载的辞令也颇有特色。如周襄王不许晋文公请遂,辞婉义严(《周语中》),越王勾践求和于吴,辞卑气低等(《吴语》),都是很有特色的辞令。 而《国语》中一些议论说理文字,往往也精辟严密,层次井然。如《周语上》邵公谏厉王弭谤、《鲁语下》敬姜论劳逸、《晋语八》叔向贺贫、《楚语下》王孙圉论宝等,都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国语》虽然记言多于记事,但《国语》没有单纯的议论文或语录,有一系列大小故事穿插其中,因此表现出叙事技巧和情节构思上的特点,有时也能写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总的说来,《国语》也有对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叙述,但不及《左传》普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