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生物纳米探针的简介.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纳米探针简介 杨帆* 郭芷萱 郭洋 [1] 维基百科中介绍 ,纳米颗粒通常指三位尺度都在 100nm 以内的颗粒。纳米晶体是纳 米颗粒的一种,而与之相应的英文词“nanocrystal ”则已经被 EPIL 公司注册为商标。其实 纳米颗粒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发现早在 9 世纪的工艺品中,就了有银、铜纳米颗粒的应用。 当前,研究者们认为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光学、电子学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进而在 这方面的作了比较多的研究。在美国,还有专门为纳米颗粒研究而投入的社会基金(由 National Nanotechnology Initiative 提供)。 纳米颗粒因具有一些不同于宏观物质的特性,而受到了科学工作者的留意。研究者们 观测到了一些和尺寸相关的物理性质,例如半导体纳米颗粒的量子束缚。 半导体纳米颗粒是纳米颗粒的一种,当其足够小(通常小于 10nm)时,电子能级会 量子化。这时,它们也被称为“量子点”。这类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中已有了初步应用,例 如药物运送、在体成像等。 同时,纳米颗粒对环境及健康的影响也在研究中。由于纳米颗粒的高表面积体积比值, 它们如果具有与某些物质反应的特性,那么反应可能会非常活波。它们还可能穿入细胞膜进 入细胞,与细胞内的物质进行一些可能存在而目前人们尚未知晓的反应。目前,FDA 和一 些其他相关机构已经开始了关于纳米颗粒对环境及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 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纳米颗粒主要有量子点、胶体金、磁纳米颗粒等。本文将分 别对上述三种材料做一简略介绍。 *作者信息:杨帆,05医学实验负责写作量子点介绍部分的初稿; 郭芷萱,05医学实验负责写作胶体金介绍部分的初稿; 郭洋,05医学实验负责写作磁纳米颗粒介绍部分的初稿。 杨帆在自己的初稿的基础上,粗略整合了郭芷萱、郭洋的初稿,写成了作业的第二稿,即本文。 整合的过程,基本保留了每篇原稿的风格与内容。由于时间的关系,整合工作主要是在全文或 每篇原稿的开头写一些介绍性质或衔接过渡的段落。 量子点[2] [3] 维基百科中介绍 ,量子点是激子在空间三个维度上都被束缚,性质介于宏观半导体 物质与分散单分子之间的半导体纳米颗粒。在胶体环境中,人们可以合成多种量子点,包括 CdSe, CdS, InAs, InP 等。如果直径在 2-10nm 左右(约相当于 10-50 个原子排成一排的长度), 一个量子点内总共包含的原子数目约为 100 到 100,000 个。胶体合成法相对简单、便宜、低 毒害。利用这种方法,人们可以大量制备量子点。另外,一些量子点也可以用电化学的方法 来合成。有一些量子点被包埋在另一种具有相对较大能隙的物质中,形成核壳结构,例如 CdSe-ZnS 核壳结构(在 300K 时,CdSe 和 ZnS 能隙分别为 1.73eV 和 3.6eV )。 量子点的一大光学特性是其颜色会随颗粒大小而变化,同种物质,颗粒大小不同,其 发光颜色也不同。颗粒越大,其发射光子的能量越低,颜色越红,反之亦然。这是由于量子 点的能隙与其颗粒大小的平方反相关,即较大的量子点具有更多空间排布更紧密的能级,而 这就允许其吸收能量更低的光子,即谱线更靠近红色区域的光子。除了颜色,量子点的发光 1 寿命可能也和其颗粒大小相关,颗粒越大,寿命相对越长。而颗粒形状对量子点发光及寿命 的影响,目前尚未清晰。 量子点由于其相对的高量子产率,在光学领域有重要应用;因其颗粒大小的可调节性, 量子点在许多应用中都展现了优势。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各种经典的有机染料随着科学工作 者越来越高的要求,已经日益难以满足期望,而这时量子点渐渐开始了弥补这些传统染料的 不足。与传统有机染料相比,量子点染色更亮、更持久。量子点的染色稳定性使得分子或细 胞的在体实时监测、成像成为可能。研究者在小鼠淋巴结中观测到量子点的时间甚至可以超 过 4 个月。量子点的在体实时成像可以让人们观测到单个细胞的迁移,而这对胚胎形成、癌 症转移、干细胞治疗、淋巴免疫等研究都有重要意义。 Marcel Bruchez, Shimon Weiss, A. Paul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