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和家人 新会陈氏三代史家-曾庆瑛.pdfVIP

陈垣和家人 新会陈氏三代史家-曾庆瑛.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文化,历史,传记,心理,思想

陈垣和家人 新会陈氏三代史家 曾庆瑛 著 序 何龄修 这是一本即将印制的新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档 案学院曾庆瑛教授最近十余年来的著作。全书是以 在台湾 《传记文学》杂志首发的六篇文章为基础, 增补平 日另外记录的文字资料,加工撰著成的。这 六篇文章依次为 《陈垣先生的家乡、家庭和感情世 界》、 《祖父陈垣在 “文革”的岁月里》、 《一炷 心香寄哀思——纪念公公陈乐素教授百年冥诞》、 《第一个飞上蓝天的中国妇女——洪美英》、 《新 会陈氏第三代史学家陈智超》、 《活出自己》。前 面的五篇,是作者以婚后家庭中四位亲人为中心的 纪事之作 (祖父援老两篇),最后一篇写自己,合 在一起也可视为新会陈氏史学世家的家庭现代史。 我有幸在这些文章刊出之初就一一拜读过,并为文 章的可读性所吸引。现在作者亲自将其加工成统一 完整的著作,在内地印行以飨读者,令人高兴。我 想借此谈点个人感想。 作者受过大学历史系的正规训练,熟悉史法, 又有虽不华丽但是准确、温煦、流利、畅达的文字 功夫,表现更难得的是具有一颗平常心,一种自然 的创作冲动,合情合理的撰著动机。这多种因素合 成强劲的创造力,把五位家人的经历和成就,变成 这样具有可读性的文章。无论原来的六篇文章还是 现在的本书,内容的安排颇具匠心,不仅各篇重点 不同,一家人的事本易重复而没有重复,而且考虑 家人过去在学术界的情况,了解和介绍较多的,则 本书不做复述。关于陈援老的部分,就少谈大家比 较熟悉的学术成就,只以一个亲人的优势,写自己 亲见亲闻,外界所知实在很少的,有关援老家乡、 家庭、感情世界,和他人生旅程最后阶段的遭遇、 生活、思想等各个方面情况。这样,大家读来都感 觉新鲜,引人入胜。实际上,作者没有忘记,用画 龙点睛之笔,在必要时突出一位史学大师言行的特 点。关于乐素先生的部分,写得很是精彩、传神。 乐素先生为人低调,虽然他在史学和教书育人两方 面都有很高成就,社会上对他的宣传、介绍却较 少,也许可以理解为他被父亲的声名所掩吧。这就 给作者保留下较多的描写空间。作者可以更加放 松、自如, “介绍他的人生经历、学术成就和为人 处世的风范”。因此,家学的浸染和传承,乐素先 生的胆识和机智,对后辈的慈爱,感情的细腻,他 的爱国热忱,都通过实例生动地表现出来。作者与 她描写的对象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同吃一锅饭, 属于同一个家庭的成员,与外人相比,观察和了解 的内容不同,视角和感受自然也有异,像陈援老家 庭生活之不和谐,陈援老感情世界的某些问题,外 间何从得知?然而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能不 引起关注。作者写的,大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 的镜头,没有虚捏,没有溢美,没有耸人听闻的故 事,没有登台作秀的表态,一切都那么自然、普 通。我读时虽然也挑小毛病,但总的说却给我很强 的可信赖感。我说作者有一颗平常心,指的就是这 一点。她只想介绍她热爱的家人,没有丝毫掀起轰 动效应的动机。 明清之际著名诗人、学者钱澄之,曾猛烈抨击 亲属写的家传和里人写的方志,认为不真实, “今 之为史者,大抵取人家传及郡邑志书为据,此至不 足据者也”。并强调说: “其传之详且善者,类必 其子弟有气力,能表扬其亲,而门生、宾客多有文 笔,复为过情之褒,因而失其实者比比。” “若一 以家传、志书为据,岂尽得其实哉 !”(1)钱澄之此 论,应该承认是有一定的事实做依据的。说实在 的,每当见到现在还有人为自家的 “问题祖先”不 顾历史实际,为其污点、罪行做苍白无力的辩护, 不惜工本,换取令名,就知道钱澄之当年此论不是 信口开河、无的放矢。但是,中国史学从来有史 官、史家坚持维护历史真实性,直至以生命抗争、 捍卫的传统。国史有直笔,家传和方志的作者中自 然也有其人特立独行,对家庭和乡里的历史,采取 求真务实的态度,突破亲情和权势的束缚,写出家 庭和地方的本色。此外,客观地说,全部历史文献 包括第一手纪事文献 (不是指每一件),无论文书 档案、日记杂录,碑铭叙记、实录国史、信札便 笺,等等,都有其失实的一面。造成纪事失实的原 因是复杂的,需要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有思想 的和技术的、集团的和个人的、蓄谋的和无心的、 主观的和客观的等各种因素,其中的这些或那些因 素起作用,非独亲情、权势发生影响。因此,对任 何文献,无一例外地都要严格进行审查,大胆提出 质疑。陈援老本人在对待历史文献问题上,树立了 榜样,传留

文档评论(0)

810145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6004414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