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历史,文学,古籍,心理学,销售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走出信任危机
第二章 让中医走下玄坛
上篇·揭开生命的奥秘
第三章 健康的本质
第四章 疾病的产生
第五章 外邪致病
第六章 生命的基本物质
第七章 人体精气的仓库
第八章 情志与疾病
第九章 饮食的通道
第十章 内生五邪
第十一章 痰饮和瘀血
中篇·探究疾病的本质
第十二章 察颜观色话望诊
第十三章 舌上的秘密
第十四章 听声与嗅味
第十五章 问中有玄机
第十六章 神奇的脉诊
第十七章 疾病的虚实
第十八章 温热病杂谈
下篇·找寻治病的良方
第十九章 中药是如何治病的
第二十章 汤头揭秘
第二十一章 治病八法之汗法
第二十二章 吐法的妙用
第二十三章 下法的选择
第二十四章 排忧解难之和法
第二十五章 温法和清法
第二十六章 消法探幽
第二十七章 补法概要
结语
后记
序言
数十年来 ,中医经过与西医的碰撞和对话以
后 ,其育人模式、用药思路、诊断方式、医理研究
等已经越来越多地带上了现代医学的色彩。在这种
形势下 ,中医自身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极大的
变化。用动物和仪器做实验、搞科研 ,似乎就上档
次 ,用西医理论、西医思维来研究中医、分析中医
似乎就符合发展的潮流 ,在论文中运用现代的实验
数据、统计数据似乎就是科学的象征。这些原本亦
无可厚非 ,但这样一来 ,使得中医走上了一条 日益
西化的道路 ,越来越多的中医临床治病不求中医医
理、中药药性 ,望闻问切成为形式 ,疗效不显著 ,
病人不信任 ,形成了中医现今无奈的局面 ,而在很
多人眼里 ,中药西用、废医存药似乎成了中医最后
的出路 ,诚可慨也。
另一方面 ,很多业中医者 ,初入门觉中医博大
精深 ,一到临床 ,却又或多或少地否定中医 ,自觉
不 自觉地使用西医理论来指导临床用药 ,直至行医
数十年后 ,当年届四五十岁时才猛然发觉西医认识
之偏、用药之弊 ,然后再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中医、
研习中医和肯定中医 ,这成为中医界一个有趣的四
十岁现象和五十岁现象。唐云医师虽然年轻 ,但对
中医的执著和专注却是同龄人中少有的 ,最初引起
我注意的是他当年在浙江中医学院就读时在考卷上
对考题引经据典、洋洋洒洒的阐述迥别于一般学生
的照本宣科、机械刻板 ,而之后近十年的师友关系
中 ,又让我感到他对中医的领悟和探究确实有很多
独到和深刻的地方 ,因此 ,当他拿着 《走近中医》
的书稿问序于我时 ,我欣然应允。
展卷读来 ,惊喜连连 ,书中通俗易懂、生动形
象的文字揭示出来的是作者从学从医十余年来的心
得体会和医道至理 ,从中医的基础理论到中医的诊
断用药 ,娓娓道来 ,既能让不懂中医者由此登堂入
室 ,理解中医诊断、用药、治病的道理 ,体验全新
的健康与疾病观 ,又能让业中医者从中领会中医的
深刻内涵、充满智慧的探索方式以及极具远见的思
维模式 ,从而更加坚定中医的信念。一气读来 ,心
情为之一振 ,如饮佳茗 ,满 口含香 ,畅快之极也。
虽不敢言字字珠玑 ,但也当为中医书籍中不可多得
之佳作。好学生 ,好文章 ,为师者有幸乐序之 !
浙江中医学院基础医学系主任
浙江中医药学会医史分会主任委员
叶新苗
甲申季春序于杭州
第一章 走出信任危机
鲁迅说 “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
子”
中医=江湖术士 ?中医是慢郎中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