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诗词写作的基本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诗词写作的基本练习》

3.《诗词写作的基本练习》 《诗词写作的基本练习》 今天我们谈一下《诗词写作的基本练习》。 我们今天先说说七绝。没讲之前,我们先来品味七绝的一些特点。从其他角度来看一下七绝,以期更全面的了解它的特点。虽然今天主题还是讲七绝,但我们却可以先从七律说起,下面拿几个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七律作品来看一下,找一下七律和七绝有什么关系?站在七律的角度来了解一下七绝。 答丁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啼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这首七律的意思很好明白吧?在山城的二月,寻花而不见花,因为花期未到,然后就写了山城荒僻冷清的景象,这是隐含着着自己流年不利,景状不佳的境遇。但诗并不是一味的消沉低调,转合二联由伏而起,寄托了希望,以前洛阳的名花景色都享受过,这小山城的花开的晚点也不怕,心地坦然,饱含沉稳和自信。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为这诗做个剪裁,让它变成一个七绝,试取其首联和尾联,剪裁掉中间二联,再看下: (剪裁后)七绝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再看几个同样的例子,我们都按上面的做法,去掉中间二联,只取其首尾二联: 七律 新竹 黄庭坚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影离离。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剪裁后)七绝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归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七律 九日蓝耕会饮 杜 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剪裁后)七绝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七律 秋兴 杜 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剪裁后)七绝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 七律 宫词 薛逢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 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剪裁后)七绝 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 遥窥正殿帘开处,袍袴宫人扫御床。 前面我们谈到了,这是不加选择地找到的几个七律作品。砍掉中二联,只留首和尾,这都能自然形成一首比较完整的七绝作品。这样的例子大家在唐宋的七律名篇上随便找,几乎任何一首七律都可以做这样的手术。拦腰砍去两刀就成了一个标准的七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这就是格律体裁间的内在联系所致了。格律上我们不多探讨,因为这样截来的七绝,肯定是合乎七绝格律的,我们所感兴趣的,是这样截来的诗句,不仅格律合,在诗意上竟然也能完整地表达一种诗意境界,而且,往往会更加简洁更飘逸。与它的母诗意相近,韵致却不一样。可以这么说,如果一首七律写的结构工稳,层次分明,那么这样截来做成七绝也就必然具有完整的结构。七律的首联不论是景起来是感论而起,都具有开题布景,为主题定调的作用。颔联讲究的是不即不离,主要是对起联的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在意上不能与首联离的太远。那么,截成七绝后,把这颔联去了,也不影响大意的存在。 转联呢,也一样,转联带起的意,在尾联都要有接续和回声的。只取尾联,那么留下的只是这“回声”和余音,有时反而更为蕴藉含蓄。好,说了这么多,只是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品味七绝。从七律到七绝,我们上面做了那么多剪裁尝试,既不是那些裁去的联不好,也不是不够精练,相反那里有很多佳句,布局也非常好。而是不同的体裁所表现的形式就不一样,所需要的诗句铺排设计手段就不相同。 从中可以看出,七绝这种格式,表现的就是那么朦胧一些的,浮光掠影的,提纲掣领的一类的印象。我们可以再看一首李商隐的七绝: 霜夜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看前两句是写景物,如果想就这个开篇的基础上继续铺展描述,并在描述中引出一定的“意”来,也是可以的。我们若试着接他这前两句续写成七律,则可以对仗的形式,做些具象的铺写,对起二句的意象细化的形容,并再引出可提升思绪的景色氛围。 有了这样的景色氛围,我们便可继续以对仗句的形式可直抒胸怀,感天叹地,一诉心声形成转联。因为情绪和背景融合的好,那么,原诗中的后二句也可以自然地做为我们续写七律的尾联而用。我们没有这个笔力来给李商隐改诗。但是,与前面裁减七律过程相反,我们这样逆向地想象也是可以的。这样的想象,使我们对于诗之形式和内容的表现有了深一层的认识。我们常说“存在决定意识”,那么诗歌的形式也自然决定了表现手段。篇幅的长短,布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