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进入公众视野.docVIP

“二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进入公众视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进入公众视野

“二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进入公众视野 劳务市场上缺工最严重的就是那些“有活大量招,没活就裁人”的电子、服装企业。新华社发   一群人围着一名招工者在打听。这名招工者在招去国外的打工者,可当听说出国前还需交6000元的相关费用时,许多人悄悄地退了出来。老刘来自安徽,他告诉记者,出来打工的农民工身上一般不会带这么多钱,即使有这笔钱,也不太敢去冒风险,万一招工遇上骗子不就惨了!   春节长假结束后的第一天,华东最大的农民工劳务市场——江苏省南京市安德门民工劳务市场(下称安德门市场)开市。一天之内,2万多人进场。这么多农民工,他们最终要涌向哪里?   在第一代农民工仍然奔波在城市的脚手架上的时候,他们的孩子——二代农民工也加入其中。与父辈相比,这一代农民工脑子更活、胆子更大。   据南京市雨花台区检察院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人员犯罪案件数量和比例均呈大幅上升趋势,二代农民工犯罪及其预防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新变对工作明显挑剔,不仅要求较高待遇,还追求工作之外的自我生活空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业余时间没有保障的工作。   “老板,你要招什么工?”这是记者2月23日在安德门市场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虽然来之前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看见眼前的情景,记者还是感到了一种“震撼”。到处都是肩扛背驮鼓鼓囊囊行李的农民工,每个服务窗口前都挤满了人,靠近市场的马路上,也成堆成堆地站着或坐着来自外地的农民工。   记者看到,市场外,人潮中不时会形成一个个圈子,一旦有像招工者身份的人出现,身边立即会聚拢起一群农民工,他们希望招工者能带来一个适合自己的工种和岗位。   一群人围着一名招工者在打听。这名招工者在招去国外的打工者,可当听说出国前还需交6000元的相关费用时,许多人悄悄地退了出来。老刘来自安徽,他告诉记者,出来打工的农民工身上一般不会带这么多钱,即使有这笔钱,也不太敢去冒风险,万一招工遇上骗子不就惨了!当被问及为何不到市场内正规的中介机构去登记找工作时,老刘说,现在市场内的中介也不是都正规。再说,35元的中介费用和20元办理“就业服务证”的费用,也把许多囊中羞涩的农民工挡在了“外面”。   老刘来南京已经三天,一直在安德门市场游荡,“但愿能很快找到工作”,这句话不断在老刘嘴里重复着。为了省钱,老刘早上花2元钱买一根玉米,这根玉米是他一天的口粮。记者身上所带钱不多,掏出50元给他,希望他在找到工作前,无论如何要留足返家的路费。   老刘说,再等等看,实在不行,只要用人单位能够包吃住,他也去,工资多少就先不考虑了。   和老刘的窘迫不同,一些看起来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似乎有些漫不经心。   与农民工打了多年交道的南京市就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孙斌表示,如今,二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与父辈“有活就干”相比,二代农民工对工作明显挑剔,不仅要求较高待遇,还追求工作之外的自我生活空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需要经常加班加点、业余时间没有保障的工作。目前,劳务市场上缺工最严重的就是那些“有活大量招,没活就裁人”的电子、服装企业。   诱惑二代农民工年轻、阅历浅,不愿吃苦又想过上好日子,在诱惑面前,很容易走上歪路。   去年8月的一天,两辆大客车停在安德门市场门口,正聚在门口等待雇主的农民工纷纷围了上来。   “要找工作的都上车!”一个老板模样的男子站在车门口招呼着。很快,85名农民工在贾某和赵某带领下上了车。   然而,大客车开进了南京市公安局雨花台分局。原来,“工地招工”只是一个饵,为了侦查一起特大跨省犯罪案件,警方已经忙活了7个月。   案情源于去年1月,上述这伙人到雨花台区一工地应聘做脚手架工人,工资要求比市场价低不少。可干了两天活,他们向用人单位提出涨工资、在职工宿舍装空调、晚餐提供啤酒等要求。如果条件得不到满足就走人,但用人单位要补偿“误工费”1万元。被用人单位拒绝后,这些人随即展开“维权”,导致工地无法正常施工。最终,用人单位不得不屈服。   雨花台区警方并没有急于惊动这伙以二代农民工为主体的不法分子,而是在掌握大量证据后,才以“工地招工”为饵将他们一网打尽。   在大量证据面前,以贾某为首的团伙主要成员交代,他们先后作案10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50余万元。事实上,早在2006年这伙人就聚集在一起,起初只有十几人,主要在江苏南部地区一些工地作案,后来不断有人加入,作案范围也扩展至北京、福建等地。   据贾某交代,他们非常善于采用“非暴力”手段。在东北一个工地,他们工作了一周后才提出“加薪、装空调”等条件,并以“弱者”的身份向当地劳动、公安等多个部门进行投诉。在社会压力面前,用人单位答应了他们的条件,可贾某等人却以担心安全问题为由,要求返回南京。最终,除了工钱,每个人还拿到了1000元“误工费”,就连往返路费也由用人单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