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十大宝马
古代十大宝马
“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汉伏波将军马援这番话道出了当时马对人的作用。
古今往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纵马驰骋,成就下功名伟业。然而就如只有少数人名垂青史一样,能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名字的宝马良驹也是级少数。
周穆王八骏
传说中周穆王驾车用的八匹骏马,能日行万里(一说三万里)。八马名具体说法不一。
说法一,以马的毛色命名: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见《穆天子传》卷一): 赤骥:火红色的马; 盗骊:纯黑色的马; 白义:纯白色的马; 逾轮:青紫色的马; 山子:灰白色的马; 渠黄:鹅黄色的马; 华骝:黑鬃黑尾的红马; 绿耳:青黄色的马。民间传统木雕、砖刻上常见有八骏图案。
说法二:以速度命名:“王驭八龙之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夜行万里;四名超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形;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扶翼,身有肉翅。”(见《拾遗记·周穆王》所载)。明胡应麟则认为王嘉所载,皆一时私意诡撰,不足为征。后亦用以泛指骏马,也指皇帝的车驾。
说法三:《水注经》:湖水出桃林塞之夸父山,其中多野马。造父于此得骅骝、绿耳、盗骊、骐骥、纤离。乘以献周穆王,使之驭以见西王母。这也是关于周穆王最有名的故事。
《列子·周穆王》记载:当年,穆天子以擅长制造的造父为车夫,以诸侯进献的八骏神马(骅骝、騄駬、玉骢、骈骥、乌骓、赤兔、黄骖、白牺)为御驾,西征而去。一路征讨,抵达昆仑之丘。西王母出来阻止他,请他观黄帝之宫,迎他上瑶池,设宴款待,两人诗歌相和。史记则说穆天子“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西王母回访,穆王在昭宫款待西王母。据现代学者考证,周穆王西游之地应是里海、黑海之间的旷原,这是中国与西域进行交流的最早史料记载。
乌骓马
此马在楚汉争霸时期号称天下第一骏马,为西楚霸王项羽之坐骑。乌骓是一匹黑马,通体黑缎子一样,油光放亮,唯有四个马蹄子部位白得赛雪,乌骓背长腰短而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这样的马有个讲头,名唤“踢云乌骓”。
据说“乌骓”当初被捉到时,野性难驯,许多人都休想骑它,就是骑得上的也顿时被它摔下来。争强好胜的项羽听说便想一试。他驯马有术,一骑上“乌骓”,就扬鞭奔跑,一林穿一林,一山过一山。这马非但没把他摔下,反倒汗流如注,身疲力竭了。霸王不慌不忙骑在马上,忽然用手紧抱住一树干,满想一下把马压制得动弹不得,谁知“乌骓”也不甘示弱,拼死挣扎,结果那树连根都离开了山土,“乌骓”总算被霸王的“拔山”之力折服了,心甘情愿地供霸王驱使了一生。
据查项羽的乌骓应该是属于中国名马的河曲马系列,河曲马作为我国最优良的军用马种,颜色以黑色、青色为主,当然也有别的颜色。有了这匹马,项羽巨鹿之战,九战九捷,以少胜多;力战六十多员汉将,霸王枪未点地,马未倒退半步,霸王身经百战无有败绩。太史公写到“项王骏马名骓,常骑日行千里”。
可叹西楚霸王英雄一世,沦落到乌江自刎。《史记》载“及败至乌江,谓亭长曰:“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不忍杀,以赠公。”但那马咆哮跳跃,回顾霸王,恋恋不欲上船,霸王见马留连不舍,遂涕泣不能言。众军士揽辔牵马上船,那马长嘶数声,望大江波心一跃,不知所往。”请注意引文中的最后一句,本来马跳到大江中不见了,那肯定是淹死了,但是文中说“不知所往”,可见这匹马的义气不知道打动了多少人的心。后来著名的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还专门写了一首七律无题诗来歌颂乌骓马,“传闻有马号乌骓,负箭满身犹急驰,慷慨项王拖首后,不知遗革裹谁尸?”
后世还流传出美丽的传说,安徽马鞍山也是由此传说而得地名。传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在垓下全军覆没,败退至和县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便请渔人将心爱的坐骑乌骓马渡至对岸后,自刎而亡。 乌骓马思念主人,长嘶不已,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因此而得名,有“江东第一山”的美誉。
虽乌骓马虽霸王而去,但是在后世却不乏他的子孙,相传隋末唐初名将尉迟恭的坐驾便是乌骓马。梁山好汉呼延灼的坐骑更是御赐“踏雪乌骓马”。
黄门四骏
黄门四骏,其实这是一个汉代宝马家族泛指。最早典出《汉书·西域》:“蒲稍、龙文、鱼目、汗血之马充于黄门”。三国孟康注曰:“四骏马名”。“蒲稍”亦作“蒲捎”,胡音汉译的话指的是“灰色(或深灰色)马”。 “龙文”、“鱼目”、杜甫在《画马赞》中说:“鱼目瘦脑,龙文长身”,指的是马的体态和头型,至于“汗血”则不言而喻了。在历史中,龙文、鱼目的记载并不多。
而蒲稍则出现在西汉,据《史记·八书第二·乐》中载:汉武帝伐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卡散赛)得千里马,马名蒲梢,次作以为歌。歌词的大意是:天马从遥远的西方来归有德之君,承天马的神威使外国归顺,四方臣服。诗词展示了汉武帝文韬武略的非凡气度与汉王朝平定西域后的兴盛强大。
四骏中,汗血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