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心为上,知己知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攻心为上,知己知彼

攻心为上,知己知彼 攻心为上,知己知彼——读兵法奇书,度盛夏酷暑(三)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 又一次来到了平遥古城和祁县乔家大院,七年前我来过此地。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山西,南皖南”的说法。山西民居中,最富庶、最华丽的民居要数汾河一带的民居了,而汾河流域的民居,最具代表性的又数平遥和祁县。古城平遥是中国境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时期古代县城的原型,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明朝各代进行过十余次的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乔家大院成为拍摄晋商的最佳地点,如《大红灯笼高高挂》、《昌晋源票号》、《乔家大院》等电影电视剧都拍摄于此。山西晋中是山西古文化的经典之地,在此习读《孙子兵法》,也有些独到的心得。 《孙子兵法·谋功篇》是本书的第三篇,也是最经典的篇章之一,其核心思想和名言名句,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就是没有读过该书的人也知道些许,用最简单的话概况就是:“攻心为上,知己知彼。”(一)孙子说:战争的原则,是使敌人举国降服为上策,用武力击破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为上策,击败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降服为上策,击破敌旅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降服为上策,击破敌卒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降服为上策,击破敌伍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降服敌人,才是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制造大盾牌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所有器具,起码需要三个月。堆筑攻城的土山,起码又得三个月。如果将领难以拟制焦躁情绪,命令士兵象蚂蚁一样爬墙攻城,尽管士兵死伤三分之一,而城池却依然没有攻下,这就是攻城带来的灾难。所以善用兵者,不通过打仗就使敌人屈服,不通过攻城就使敌城投降,摧毁敌国不需长期作战,一定要用“全胜”的策略争胜于天下,从而既不使国力兵力受挫,又获得了全面胜利的利益。这就是谋攻的方法。我去过成都的武侯祠,那里有副在诸葛亮殿前大柱子上悬挂的清朝人赵藩的“攻心”联,其中心思想之一就是来自于《孙子兵法》:“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此联曾引起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主席莅临成都武侯祠时,曾对此联注视良久;“文化大革命”期间,主席又曾嘱咐当时来川的某位领导观看此联。江泽民同志也曾经向党的高级干部推荐过此对联。“攻心”一语出诸葛亮南征时,那个守街亭不中被斩,但出点子还凑合的马谡送行时建议:“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反侧”,语出《后汉书·光武帝纪上》:“诛王郎,收文书,得吏人与郎交关谤毁者数千章。光武不省,令诸将军烧之,曰:‘令反侧子自安。”后来遂以“反侧”指怀有二心而疑虑不安的小人。对其字面可译为:能采取攻心服人的,那些疑虑不安、怀有二心的对立面便会自然消除,自古以来深知用兵之道的军事家并不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诸葛亮平南中后,大量起用当地土著民族首领,“皆即其渠率而用之”。诸葛亮认为:“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安故耳。”这里充分展示了诸葛亮通过“知兵非好战”的智慧,达到了征服南中、稳定南中、统治南中的目的。其实,在现实世界里,完全不与人斗是不可能的,但是依靠斗赢的结果往往都是有代价的,都是不和谐的。中国古代历来崇尚“和为贵”,此次我们到了平遥县衙就感受到了“和”的奥妙,有几幅对联说明了这点。其一是衙门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其二是仪门联:“ 门外四时春和风甘雨;案内三尺法烈日严霜。”其三是土地祠联:“凭此衷一秉虚公不近利不好名勤勤恳恳但求无愧所知无负所学;愿斯民共行直道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