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宋词的雅俗之争
宋词的雅俗之争
摘 要:宋词以雅为尚,与“雅儒”精神相关。“雅”的内涵包括语言的雅洁,作品政治内涵的“正”,具有特殊的民族意义。宋词在以雅为宗的同时,又呈雅俗结合的变化,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市民文化消费促使了俗词的发展;其接受效应影响了雅词的创作思想,使之转向了雅俗结合。宋代文人既能接受俗词,又有意于改造传统雅词,努力探讨雅俗结合的创作道路。
关键词:宋词;雅俗走向;文化成因
从词的内部来看,到底是具有怎样的审美特征与角色功能,使其成为雅词或是俗词?从词的外部环境来看,是什么样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俗词的兴盛?又是什么样的文化原因造成了雅词和俗词迥然不同的命运
处于由雅趋俗转折点的宋代,不单是孕育了后世的俗文学样式小说、戏剧的萌芽,连正统的诗歌也出现俗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宋词,在雅俗的对立斗争中蓬勃发展,体现出雅俗双重质量,一方面,作为一种抒情性文学样式,与诗文一起同属雅文学,如王灼《碧鸡漫志》云:“诗与乐府同出,岂当分异。”王若虚《淳南诗话》亦云:“盖诗词只是一理,不容异观。”都把词等同于诗;另一方面,词固然脱胎于诗,在表达技巧、修辞手法上与不尽相同。
宋人论词严辨雅俗,如宋末元初陆辅之在《词旨》中就曾强调“凡观词须识古今体制之雅俗。”雅俗之辨不仅是宋代词论的主导倾向,在整个词学批评史上也是常辩不休的重要论题,如清代陈廷悼《白雨斋词话》曾强调“入门之始,先辨雅俗。”李昌集先生《北宋文人俗词论》一文认为构成俗词的三个标准乃是:“1、把秦楼楚馆如实地引入词作,多把妓女作为词的主角,词中充溢着一股市井气息;2、不着比兴之意,将男女心境真切、直率地表露;3、运用世俗的语言词汇。”也就是说,俗词主要是以青楼妓女为表现对象的咏妓类俗词; 赵义山先生《论宋金俗词及其对元散曲的影响》认为俗主要是“题材内容和语言风格的自然通俗”,宋代文学以雅为主 ,但又有雅俗分流或雅俗结合的现象。而“雅”属意于语言。贾谊《新书道术》云:“辞令就得谓之雅,反雅为陋。”此处的‘雅”即高尚、文明之意。其次,“雅”具有对文学作品内容的要求,尤在于政治内涵的“正”。我国占代文学受到政教观的制约,《诗大序》就是从这一角度阐释“六义”的,其中对“雅”的理解是:“‘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夕难_雅者.不剔言下政夕所由废兴巾。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宋代文学的运行,总体呈现从以雅为宗到邪俗结合之势,后一变化亦与文化密切相关。首先经济发达,城市繁荣,造就出可观的市民队伍,文让消费促使了俗文学的发展。同时,作为文化传承与创造的主体构成在宋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寒门庶族士子构成了宋代权力核心的主体成分,官僚、文士与学者三位一体成为他们的总体特征。这一具有平民文化与淑世精神的新的宋代士大夫群体即时代的文化主体,使宋代士人心态与主流意识形态呈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既亲和认同又疏离悖反的矛盾互补现象,最终影响并塑造着宋代文学的基本面貌和文学思想。一方面他们仍深受传儒家正统思想的浸润,努力恪守封建政教规定的伦理道德,文道合一成为文学家的共同要求,对品行、节操、人格极为推重。再加上宋代文化的高度成熟与宋代士大夫的极度学者化,宋代美学思想日益追求雅致。而在崇文重教国策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诱导下,文士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新变,娱乐享受成为士林的合理要求和自觉追求,不同程度上显露出从流媚俗的情趣,与传统美学相对立的俗化倾向应时而生。宋代士人在文化人格上都尚雅忌俗,而在文学艺术上却多主张“以俗为雅”或雅俗兼融,如苏轼说“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在宋代这个特殊的文化环境和氛围中兴起和繁荣的词体文学,则更是充当了雅俗两大文化传统结合的媒介,宋型文化那种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雅俗两种文艺价值观的交流和融合的最基本特质,正是在词体文学上表现得最为直接。北宋词人,多应酒宴之间歌儿舞女的要求,当筵填词演唱。作词是随意性的应酬,是业余的娱乐消遣,是无遮掩性情的流露,语言明白浅露,少有意外之旨。南宋词作,多文人墨客间相互酬唱或结社应酬的结果,他们匠心巧运,意内言外,传达词人的曲折心意,多用比兴寄托之手法,接绪风骚,归之诗教,喻托传统,重现风雅,逐渐成为文人案头的雅致文学。尤其到了南宋后期,词的雅化达到了极致,清雅、古雅、淡雅、骚雅等词汇成为人们褒扬词作的常用语言,并受到广泛的认同和大力的推崇。总体上看,从柳永到苏轼,再从周邦彦到姜夔,词明显地表现出从俗到雅的发展进程,多种文体并兴而见雅俗分流;就一体而言 ,则从严辨雅俗而至二者结合。究其原因 ,当是受制于宋代文化。因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精英文化已从唐代的进士文化成为此时的士大夫文化 ,而城市经济的发达 ,文化消费的产生 ,促使了大规模市民俗文化生成
《词学集成》卷五引用雅正思想来规范词的创作成为南宋以后词学家的主流声音‘宋词的发展经历了由正统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学科分类号 0502.doc
-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书.doc
- 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doc
- 学科门类∶0803机械类.doc
- 学科领域分类与代码.doc
- 学长推荐2015超全吉林大学材料力学865考研资料真题答案笔记.doc
-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doc
- 学龄前儿童教育 社会调查实践报告.doc
- 孩子 不听话 办法 网摘.doc
- 孩子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原因及解决策略12.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