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少林拳法精要.doc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少林拳法精要

一、【少林拳法发源地简介】 少林拳法的发源地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县嵩岳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一说太和二十年)兴建。 二、【少林拳的源流】 关于少林拳的源流,1919年出版的《中国体育史》记载:达摩“所创十八罗汉手即为後世少林拳之滥觞”,而1930年出版的《少林武当考》,经过若干考证,认为这是“附益伪妄之说”,“不足信也”,这种争议久无定论。达摩,亦作达磨,全名菩提达摩或菩提达磨,南天竺僧,或云波斯人。後世论述其生平,多从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和唐释道宣《续高僧传》之说。自宋《景德传灯录》流行後,传说颇多失实,附会日益增多。近世史家对史籍所载达摩“游嵩洛”、“寓止於嵩山少林寺”以及“尝托兹山”等与少林寺有关的事迹,论说不一。根据《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所记传略和《中国思想通史》第 4卷所作考辨﹕菩提达摩於“刘宋时来华 ”,“ 初达宋境南越,末又北度至魏”,“至洛阳,曾瞻仰修梵、永宁等寺。此後,他的行踪不出今河南北部,其卒年当不早於公元 525年”。达摩在中国创“一乘宗”教派或称“欏宗”,“到唐初已很衰微,……文献极少流传……此宗思想亦不可深考”,有关达摩创十八罗汉手及少林拳一说,多出自明代天启四年行世的《易筋经》,存疑很多,不可轻信。实事求是的论断,尚有赖於史籍资料的进一步发掘和考证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三、【少林拳的发展】 嵩山少林寺僧众传习拳术、发愤武事的记载,最初见於《旧唐书?稠禅师传》。据《秦王告少林寺主教书 》和唐裴漼《 嵩岳少林寺碑》所记,唐初,少林寺僧曾帮助唐太宗徵王世充,寺僧有功者13人,唐太宗并赐庄田40顷,扩充庙宇,建立僧兵,僧众达5000多人,少林寺从此进入兴盛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养僧兵後,练武就直接与作战相关连,为少林拳术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为了提高实战能力,不仅练拳术、器械,而且也练马战、步战、轻功、气功等。寺僧还经常邀请各地武术名家指教,各方武术名人也慕名而至,取经送宝。这样,少林寺实际上已成为全国会武之地,使它有机会博采众家之长,汇集武艺之精华。宋以后少林武术先後汇纳了宋太祖赵匡胤的长拳、韩通的通背、马籍的短打等18家拳法之长,著拳谱於寺,留传後世。传说在金元时期,觉远和尚西出访师,李叟和白玉峰入寺授技。李传大、小洪拳、棍术和擒拿,白传龙、虎、蛇、豹、鹤 5拳及气功。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也曾访少林寺传授临阵实用的棍术。这样,少林武术就与诸家流派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经过历代研练和总结,逐步发展成为有拳法、器械等多种内容、体系完整、套路精湛的武术流派。 四、【少林拳法内容】 拳术:有单练和对练两种,单练有小洪拳 2路、大洪拳12路、罗汉拳3路、老洪拳1路、炮拳 3路、长拳2路、梅花拳2路、朝阳拳1路、通背4路、长护心意门 1路、七星拳2路、关东拳2路、青龙出海拳2路、护身流星拳1路、龙虎豹蛇鹤拳各1路等几十路;对练的有六合拳 6路等; 技击散打:单练、散打有闪战移身把、心意把、虎扑把、游龙飞步、丹凤朝阳、十字乱把、老君抱葫芦、仙人摘茄、叶底偷桃、脑後砍瓜、黑虎偷心、老猴搬枝、金丝缠法、迎门铁扇子、拔步炮、小鬼攥枪等百馀种; 气功:有少林易筋经、小武功、混元一气功、阴阳气功等;器械──单练、对练、枪刀剑棍、长短软硬十八般兵器一般都有,但以棍术为最著名。少林拳的套路结构紧凑,动作朴实健壮而敏捷,攻防严密,招势多变,力量的运用灵活而有弹性,著眼於实用,不练花架子,具有很多攻防特色。 五、【练拳要义】 少林拳首先要求练好基本功,即站桩。 桩有马步桩、椅子桩、丁字桩等,同时也练视、听、抓、拉、推、举、踢等。 “拳打一条线”是少林拳最鲜明的一个特点。身法有八要,即起、落、进、退、反、侧、收、纵。套路直来直往,动作朴实有力,各种套路演练均在一条线上,现在少林寺千佛殿上练拳留下的脚窝就是明证。手眼身法步的要求是﹕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滚出滚入运用自如;眼法以目注目,以审敌势;身法起横落顺,著重掌握重心,不失平衡;步法进低退高,轻灵稳固。 在使用的方法上,要求藏而不露,内静外猛。战术上善於声东击西,指上打下,佯攻而实退,似退而实进,虚实兼用,刚柔相济,乘势飞击,出手无情,击其要害。所以拳谚用“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来形容其变化多端的战术。 在动、静、呼吸、运气、用气方面,也有其特点。如拳诀说:“拳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运气贵乎缓,用气贵乎急,缓急神其术,尽在一呼吸。”在演练时强调一个套路要一气呵成,要做到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的外三合和心与意、意与气、气与力的内三合,形成内外一体。用鼻呼吸,集中劲力,必要时用嘴配合发出吼声,以威慑对方,打出迅雷不及掩耳的爆发力,克敌制胜。 少林寺白衣殿南北山墙上各有一幅寺僧练武的壁画,称为“拳谱”,是清朝末年绘制的,有六合拳对练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