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高科技园区集聚效应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高科技园区集聚效应研究

RESEARCH REPORT 研究报告 我国高科技园区集聚效应研究 课题研究员:周晖 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2003.06.26 深证综研字第0074 号 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 报告分成四个部分。报告在对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的集聚效应做 出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较深入的实证研究,同时就风险投资对高 科技园区发展的作用作了初步的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高科技园 区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高科技园区在过去 10 年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无论是从体现 园区发展总量的绝对指标如创业企业数、技工贸总收入、工业总产值、 从业人数、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出口值、净利润、税收还是从体现 园区发展质量的相对指标如创新强度、劳动生产率、企业竞争力状况、 参与国际竞争力、智能密集度来分析,我国高科技园区在过去 10 年 取得了惊人的发展,既有量的扩张,也有质的提升。但量的扩张占有 更重要的地位。 报告进一步对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做实证分析。从体现园区绝 对指标的增长率来看,可以发现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区间大体可分为 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 1992-1994 年,第二阶段为1995-1997 年, 第三阶段为1998-2001 年。在运用主成份分析法选取创业企业数量、 从业人员、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工业总产值、技工贸总收入、出口、 净利润、税收等9 个指标作为我们实证分析的指标,运用SPSS 统计 软件对上述三个时期的相应数据进行运算后得出综合评估数据。同 时,我们对三个时期进行Q 型聚类分析,结合主成份分析结果,大致 1 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总体而言,形成了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全国性 的高科技园区增长极,天津、苏州、南京、西安、无锡、武汉等区域 高科技园区次级增长极。 利用回归分析中的逐步回归技术,发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技工贸 总收入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中的非研发人员、研发人员,以及研发投入 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回归方程表明第一、二类高新技术开发区在第 三阶段的发展已呈现了明显的高科技特征。而大部分园区、大部分阶 段不具备高科技特征。 报告还考察了风险投资对高科技园区发展的作用。对有关数据运 算并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相关回归方程。方程表明,技工贸收入与 风险投资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换言之,风险投资促进了高科技园区的 发展。这个结论也间接地说明我国应尽快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本文最后探讨了我国高科技园区的问题与对策。我国高科技园区 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集聚效应的质量尚不显著;高科技园区内企业聚集 存在脆弱性;缺乏产业集聚机制等。我国高科技园区的对策:1、建 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增长极和次增长极。建立北京、上海、 深圳三个主增长级和天津、武汉、西安等次增长级; 2、大力发展风 险投资,促进高新技术与资本市场的融合,为高科技企业的成长提供 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3、制定引导和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对策, 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等。 2 我国高科技园区发展研究 Abstract Studies on the high-tech zone, a community of high-tech companies, would be contributive to the conglomeration of industrial clusters which is based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ies. And such a study wo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