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拓扑景框_柿子林别墅_会馆
拓扑景框——柿子林别墅/会馆
筑 建 国 中 VILLA SHIZILIN
张永和/Yung Ho Chang
经过了4轮的设计,这个在北京昌平一个柿子林中
的项目终于聚焦在看与被看这一对关系上:由于建筑周
围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于是房间或房间组被作为取景器
来设计。取景器——房间共有9个,面向不同的方向与
景观;看的需要促使其三维形状内收外放,作为景框的
大口是落地窗,两侧承重实墙呈八字关系,屋顶倾斜构
成单坡。换而言之,坡屋面首先是为限定取景器而出现
的。取景器——房间之间,有时是中间,则是保留下来
的柿子树。建筑与景观又相互融合了,建立起与基地之
间的另一重关系。
其实,建筑同时总又是被看的对象。建筑设计也是
造景。将9个取景器——房间倾斜程度不同的屋顶整体
看待,建筑顶部便出现了一个起伏的、相对复杂的拓扑
接口;也许可以认为是一个人造地景,与基地周围的山
峦呼应;也许又可以作为以当代的建筑语言翻译传统中
国建筑坡顶形式的一次尝试。以往中国建筑的研究中,更
偏重于单体屋顶形式的传承。而典型的中国建筑则普遍
是以群体存在的。一个院落四周建筑的屋顶大小变化本
身便包含了拓扑关系。在柿子林,取景器是决定屋顶形
式的先决,而对中国传统建筑群体屋顶的观察提供了最
终的参考。
柿子林别墅/会馆采用与取景器空间完全吻合的、
不平行石夹混凝土承重墙与混凝土反梁结合的结构体系。
因此结构是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石料为就地取材的 1
花岗岩。长期以来,鉴于前辈建筑师在中国建筑的形式
与形象方面做了大量的、深入的工作,非常建筑则将对
传统的探索转向空间和建造等问题,对形式与形象一直
没有形成切入点。群体屋顶拓扑目前是我们形式工作的
突破口,向建立中国建筑的当代性与地域性全面推进。□
工程名称:柿子林会馆
地点:北京昌平十三陵万娘坟
建筑设计:非常建筑工作室
设计主持人:张永和,王晖
参与建筑师:王欣,敬涌,钟鹏,于露,戴长靖等
合作设计:徐民生(结构顾问)
2
建筑面积:4 800m
1柿子·林·会馆/Persimmon·Grove·Villa
作者单位:非常建筑工作室 2柿子林会馆主要入口/Main entrance
收稿日期:2004-09-10 3柿子林会馆室内游泳池/Indoor swimming pool
88 世界建筑
2
3
中国建筑/ARCHITECTURE IN CHINA 89
1-停车场(植草钢格板地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