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思品上册(人民版)教学课件-第1课时 我想有个家.pptxVIP

八年级思品上册(人民版)教学课件-第1课时 我想有个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练优八年级思品(RM) 教学课件 优 翼 课 件 第三单元 法律在我心中第九课 法律是武器第1课时 我想有个家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随堂训练导入新课看漫画《染》,给了家长什么启示? 父母是未成年子 女的监护人,父 母不仅要保护未 成年子女的身心 健康,更要以自 己的良好的思想 品行影响未成年子女。家长要为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漫画中父母的言行不能为未成年子女树立 正确的榜样,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导入新课1、了解家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2、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家庭保护的规定。讲授新课 1、家是温暖的地方,是可以供人遮风挡雨的地方,是我们成长中最安全的港湾,我们在这个温馨的港湾中幸福、快乐地成 长。讲授新课 2、但是,有些父母因各种原因殴打、虐待甚至遗弃自己的孩子,严重侵害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案情发布讲授新课 琪琪13岁时,是广州市某中学的学生,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童年的创伤远远大于欢乐,而这创伤竟来自于她亲生父母的2次抛弃。 琪琪第一次被遗弃是在她刚出生时:1985年1月9日凌晨2点,琪琪出生,当时请来接生的大夫随口说:“生了个大肥仔。”为了母婴安全,产妇和新生儿被送进了附近的省人民医院。当时值班医护人员接过新生儿,发现是个女婴,便告诉了产妇苏敏捷,苏当时并没有提出异议。但第二天,医护人员发现产妇已悄然离去。据调查,苏和她丈夫陈郁权当时都听到接生大夫说“生了个大肥仔”,于是就误以为生的是男孩,因而拒绝接受这个女婴.无奈之下,好心的医护人员暂时收养了女婴, 并为她取名婴婴。讲授新课 转眼间,婴婴在医护人员的抚养下长到了15个月,为确立抚养关系,广东省人民医院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 根据亲子鉴定结果,在法律的干预下,婴婴终于回到生父母身边,并改名为琪琪。然而仅过了三年多,她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婚,琪琪被判给母亲抚养,父亲每月提供200元抚养费。4年后,因琪琪父亲不能提供抚养费,她母亲向法院提出“轮流抚养”的请求。 琪琪不理解为什么生父母都不要她了。 琪琪只能和年迈的爷爷生活在仅3.8平 方米的房子里。想一想:讲授新课1、琪琪被自己的父母2次抛弃的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因为自己是个女孩,父母存在重男轻女思想。第二次:父母离婚,判给母亲,父亲不能提供200元抚养费。父母不尽抚养义务。讲授新课2、琪琪父母的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父母应当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这种做法是不道德和违法的行为。3、假如你是琪琪,你会怎么做?与父母直接交流沟通 ,向有关部门求助,如: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农村村 民委员会,到法院起诉等。讲授新课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讲授新课 第五十二条对未成年人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情节恶劣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讲授新课第四十一条被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遗弃、虐待的未成年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民政部门、共青团、妇女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或者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委会请求保护。被请求的上述部门和组织都应当接受,根据情况需要采取救助措施的,应当先采取救助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 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殴打辱骂体罚讲授新课社会显微镜你认为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讲授新课你认为家庭生活中还有哪些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1)父母不让女性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2)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而殴打子女,不让孩子吃饭;(3)因自己情绪不佳而对子女恶语相向;(4)侮辱子女人格、虐待未成年人;(5)遗弃未成年人;(6)溺婴;(7)歧视未成年人和有残疾的未成年人;(8)让孩子辍学等。家庭中的侵害讲授新课 一个5岁的女孩被父母逼着学琴,其父母秉持着“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材”的观念,如果弹不够规定的时间便被呵斥或打骂,她却没有一点自我保护意识,任由父母打骂。 一天,孩子弹钢琴突然全身不停地抽动,破口大骂,眼鼻错位,被医生诊断为脑神经介质发生障碍的“抽动秽语综合症”,是由压力过大所致。从此,孩子一见钢琴就 犯病,家长只好把钢琴卖掉。遭父母虐待的男孩讲授新课1998年6月15日,继母杨俊玲和父亲骆洪生结婚后,12岁的骆超的噩运就开始了,不但一天三顿饭不能保证,还要干大量的家务活,还要穿羊肉串一直到深夜。父母经常为了一些小事打他,用穿羊肉串的扦子扎,用筷子打头,用手拧大腿,用塑料管抽胳膊,用嘴咬,用火钩子烫,让他跪洗衣板等。他的身上到处是伤痕。骆超就是在这样的噩梦中生活了1年。直到1999年6月14日,父母怀疑他偷别人的手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