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学前沿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前沿研究

依恋工作模型和个体对伴侣提供的 不同形式的关怀所做出的反应 摘要:基于依恋理论,作者测试了一系列依恋工作模型与伴侣在压力情境下的问题讨论中自发提供的不同种类的关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关系。首先每对情侣完成AAI访谈,一周后情侣在录像情况下讨论如何解决二人间存在的现行问题。经过训练的观测人员对以下交互作用的水平进行评定:(a)呈现的情感性、工具性和肢体性关怀行为(b)个体在其伴侣提供关怀行为后的平静水平(c)在讨论过程中情侣双方所表现出的压力水平。与父母形成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处于压力情境下对伴侣提供的情感性关怀表现出积极反应,相对的与父母形成回避型依恋的个体在处于压力情境下对伴侣提供的工具性关怀反应良好。我们讨论了对这一理论的广泛性解释。 关键词:依恋,关怀,支持,冲突 虽然对认知性社会支持的积极效果,已经有广泛的研究成果(Cohen Willis,1985),最近关于支持性协商的研究表明,接受社会支持的人通常不会从社会支持中受益,有时接受社会支持甚至会使情况更加恶化(Bolger,Foster,Vinokur, Ng, 1996; Bolger,Zuckerman, Kessler, 2000; Taylor, 2007; Westmaas Jamner,2006)。对于这一令人困扰的结果,人们提出如下解释,如:也许支持者缺乏技能,受助者感到自尊心受到破坏,也许使受助者感到对支持者有所亏欠,再也许受助者接受了不恰当的帮助或他并不是应当接受帮助的人(Bolger et al, 2000,Cohen Willis,1985;Taylor, 2007)。 在本研究中,我们调查了与后者相匹配的解释,我们假设由于在生命早期父母能否提供敏感的照顾,个体会形成不同的与认知相关的人格特征。或许可以部分显示在成人期时个体的伴侣采用何种方式能让他更好的平静。在依恋理论的指导下(Bowlby,1969,1973,1980),我们认为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的个体其伴侣提供情感性支持会产生积极效果,而对与父母没有形成安全依恋的成年个体,其伴侣提供工具性支持会产生积极效果。 成人依恋和工作模型 Bowlby认为,与依恋特征相关的经历会产生代表性的或可称作“工作模型”,这种“工作模型”会影响人的行为、情感及其对随后人际关系的认知。最早的工作模型形成于婴儿期和童年早期,它部分取决于个体与父母及主要看护者的交互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对于自我和重要他人的模型会逐步泛化和升级,但其核心模型保持不变。在童年期和青春期个体会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对于人际关系的模型。新模型并没有脱离旧模型,旧模型会在人和人际关系上指导新模型,包括编码、信息加工、理解、记忆存储及最终的行为表现。 虽然我们对不同养护行为的模型有了深刻而大量的认识,但是对于拥有多重依恋模型的个体在接受关怀的情景下会如何反应我们所知甚少。Mikulincer 和 Florian(1997)做了如下实验,首先告知被试将接近并触摸蛇,以引起被试的紧张与压力。在等待过程中,让其与陌生人进行交流。试验后研究人员发现,拥有安全情感依恋的个体在与陌生人进行情感及工具性的交流后会报告较少的不良情绪反应;拥有回避性依恋的个体在于陌生人进行工具性交流后报告较少的不良情绪反应,而进行情感交流后会报告较多的不良情绪反应;而矛盾性依恋的个体只有在工具性交流后会报告较多的不良情绪反应。Collins 和Feeney(2004)进行了社会交互作用的实验研究,首先给被试一个压力大的任务,以让个体处于悲伤苦恼、寻求帮助的状态,并让其伴侣在不同的时间给其一个具有支持性意义的纸条,以观察不同人的反应。研究发现,回避性依恋的个体在进行任务之前收到纸条会报告更多的不良情绪反应;而矛盾性依恋的个体在完成任务之后收到纸条会报告更多的不良情绪反应。通过检验基本安全行为,Crowell等(2002)研究了不同依恋类型的个体(应用“成人依恋访谈”:AAI)的问题解决模式(应用基本安全得分系统),通常来说,AAI测出的安全性依恋的个体和不安全性依恋的个体在试图解决人际关系问题以及安抚恋人时都会表现出更多的安全行为。本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支持者如何根据自己的依恋类型让处于压力中的同样具有不同依恋类型的伴侣迅速平静下来。 依据依恋理论及养护模型,我们检验了一系列理论假设,根据对父母具有何种工作模型的观察,可以预测其子女可以给予处在压力状态(试图解决一个重要的人际冲突)下的伴侣以何种类型的关怀。 与试图研究情侣关系中个体表现的(与其主要依恋对象在童年形成的)更加外显的,如信仰、价值观、情感等依恋问题不同,对成年个体经历的表现形式(与其童年期主要依恋对象形成的),是借助对无意识的、短期内的、内隐的依恋工作模型进行测量的。AAI访谈是一种应用更为广泛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