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专题名称】职业技术教育【专 题 号】G53【复印期号】2009年05期【原文出处】《中国农业教育》(南京)2008年6期第57~60页【英文标题】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作者简介】李期,延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延安 716000) 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势头正旺,但学生及家长心存偏见,高职院校不安本分,办学存在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的倾向,影响高职的健康发展。应当通过政府引导,提高高职院校地位,改善高职生待遇,消除世俗偏见,扭转社会风气,营造高职教育良性发展的社会氛围。 【关 键 词】高等职业教育/社会偏见/振兴策略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高职教育由冷变热,日渐红火,主要原因是由学生、市场、政府三方共同推动促成的。????(一)高技能人才缺乏,市场缺口大,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据有关方面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共需要2500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1100多万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我国经济的持久快速发展,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增加,这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大量高技术含量生产设备进入企业后的必然要求。因此,我国人才培养不仅需要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更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具有创业精神的第一线高素质的劳动者。同时,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是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为了实现这一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目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还需要数以千万计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这是人才市场的基本走势。一些职业教育专家指出,今日之“时”,急需众多优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之“器”,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为时养器”,担当起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以适应时代需要的重任[1]。????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中国的企业长期被“技工荒”所折磨,其后遗症就是,虽然中国的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巨大,在全球数一数二,但却是品种少、档次低。高级技工成为稀缺人才。有媒体报道,某企业开出年薪××万元的高价聘请高级技工而未能如愿;某地区高级技工月薪五、六千元,年薪十几万元已属寻常,汽车修理工等技术工人的最高年薪定在相当于或高于博士的水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但高职院校毕业生却很抢手,有的还没毕业已被预订一空。价格杠杆向供方市场的倾斜,反映了我国当前技术工人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严重稀缺的现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曾经公布数字称:目前全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有7000万人,而在技术工人中,中级工占30%,高级工仅占5%左右,与发达国家30%~40%的水平差距很大[2]。以机械工业为例,我国机械工业占主体的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三位,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机械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培养装备制造业创新型人才重点是培养掌握高新技术的应用型人才和身怀绝技的高技能人才。这两类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装备制造业振兴的瓶颈。目前我国机械行业技术工人等级结构为:初级及无等级工占31.4%,中级工占36%,高级工占29%,技师占3.2%,高级技师占0.4%,技师、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的比例合计不到4%[3]。长期以来,人们传统的观念是技工卑微的地位,微薄的工资,职业教育的冷清等,暗示着这样一个事实:随着老一辈技工的退出,车间将无人接过他们手中的钳子、扳手。从更高层面看,中国要想成为真正的“世界工厂”,就必须拥有一批又一批的源源不断的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必须改变不合理的“葫芦型”的人才结构,遵守“先出人才再出产品”的铁定规律,否则,只能永远承接最低层次的世界分工,做最苦、最累、最廉价的产业承包工。????(二)中央政府对高职教育重视有加,支持力度显著加大????一是近年来国务院连续召开了几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促进职教发展的对策措施,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文件,职业教育由公众议程上升为政府议程,引起最高决策层的关注。二是中央政府前所未有地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2006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正式启动了被称为“高职211工程”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2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将使60万以上在校生直接受益,为社会提供各类培训200万人次;还将重点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成都市土地开发整理测量技术规程.doc
- 成都别墅装修设计欧式风格解析.doc
- 成都购房指南.doc
- 成长2-寿险业的前景展望.ppt
- 成长中的民营企业.ppt
- 我不愿意孤独.ppt
- 我 的 人 生 榜 样.ppt
- 我与孩子共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doc
- 我与英文演讲课有一个约会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doc
- 我不是垃圾环保大赛之废品DIY.doc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