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员服务意识经典培训资料
全员服务 全方位服务 打造全面客户满意 2010年01月20日 安馨平 日本人的三种忧患意识? 第一种是来自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 国土狭小、资源匮乏、灾害横行等忧患意识在日本无所不在。 日本总是举国炒作能源紧张话题,夏天酷热,有人为节电倡议空调不低于28度, 结果走到哪里都是28度,有的地方干脆将降温的按键用胶纸贴住,不让人动。 第二种是来自社会压力的忧患意识。 例如到2055年,日本老龄人口预测数将达到40%,是目前的2倍。再如周边各国 对日本所构成的外在压力:朝鲜的“核武”、韩国的“反日”,俄国的“四 岛”,中国的“崛起”,都使日本难以安眠。 第三种是来自文化传统的忧患意识。 日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大量吸收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结合自身的国情 形成特有的文化传统。例如孔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生于忧患而死 于安乐”的教诲等,似乎就是针对日本而言,使日本人受益极多,非常推崇。 质量管理发展过程 全面质量 “全面质量”,不仅指产品服务质量,还包括了工作质量,是用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 整个质量管理包括了采购、设计、生产制造直至储存、销售、售后服务的全过程。 它强调“好的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 全面质量管理大师(日本)石川馨 发展了全面质量管理 提高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 日本全面质量管理的经验: 1、自上而下的QC(领导 瀑布效应); 2、开展全公司的QC; 3、质量管理是经营思想的革命; 4、不断完善标准,力求顾客满意; 5、理解质量的内涵; 6、开展质量小组活动; 7、开展营销活动; 8、应用统计方法,提出质量管理的七种工具 名著:《日本质量 管理》 质量管理大师(美)戴明(W.Edward Deming) 提出统计质控理论与方法,提出PDCA 帮助日本推进质量管理,创造了一个质量强国 提出质量管理的14个要点: 1、创造服务改进的长远目的;2、采纳新的质量哲学 3、不依靠大量检验达到质量,要改进过程; 4、不能让质劣价低者占便宜;5、持续改进质量; 6、培训职工; 7、建立现代督导方法; 8、鼓励沟通; 9、鼓励部门协调; 10、不用高指标向职工加压; 11、不使用量化定额;12 、保持职工思想舒畅; 13 、建立持续的培训计划 ;14 、建立持续推进质量的高层管理结构 名著:《走出危机》(日本能,为什么美国不能) 质量管理大师(美)克劳斯比(Philiph Crosby) 提出零缺陷质量管理 要求操作者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 1、管理层有决心;2、组成质量改进委员会;3、质量检查评价; 4、质量成本评估;5、提高质量意识;6、检查后进行补救活动; 7、提出零缺点计划;8、培训管理人员;9、开展零缺点日; 10、人人制订目标;11、消除问题原因;12、表扬杰出贡献; 13、定期召开质量会议;14、以上重复进行 名著:《质量免费》《质量无泪》 提高质量要花钱,质量不好更费钱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 构建新型服务体系成为必然 一、全员服务意识 全员服务,就是全员参与到给内外部客户提供帮助的统一行为中,消除服务环节中的盲点和脱节,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全员服务需要员工学会经常性地换位思考—— 如果我是客户,我需要什么。 我们对客户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件事是不是都是 从对方是如何感受的角度去考虑的? 增值链 顾客 二、全方位服务能力 全方位服务,就是从客户端到客户端的流程,即来源于客户需求,最终满足客户需求的闭环的过程。 二、全方位服务—解读 1、服务过程中涉及的每个部门、每位员工都要真正做到以 客户为中心,需要树立主动、认真倾听客户声音和把握客 户需求的强烈意愿,养成依据明确的客户需求来开展各项 工作的习惯,努力为客户交付合格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部门意识往往使我们忽略客户、忽视客户需求,而全方位 服务意识告诫我们: 我们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就是为客户服务。 二、全方位服务—解读 2、全方位服务意识要求流程中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都要关注全流程的结果,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全方位服务意识牵引我们: 整体优先于局部,贡献优先于职能。 二、全方位服务—解读 3、全方位服务意识不同于一般的流程意识,这是一种对客户、对工作的本源性的认识,帮助我们从本质上去思考我们工作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们真正的工作应该是通过全方位的有效运作,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实现公司和员工自身的价值。 全方位服务意识建设的三个方向 建立全流程意识,重点需要从价值观、考核机制、团队及流 程运作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