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大纲_1706684065
《语言表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语言表达 总学时数 192 讲课学时 64 实践学时 128 上机学时 0 习题课学 时 0 周学时 6 学 分 6 开课单位 表演艺术系播音主持教研室 适用专业 播音与主持 课程性质 岗位能力模块 课程类型 必修课 选用教材 《实用播音教程——语言表达》付程主编,中国传媒大学版社,2002年版。
主要教学
参考书 《朗读学》,张颂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播音学概论》,姚喜双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播音创作基础》,张颂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本课程地位
(作用)和任务
语言表达是从事播音主持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一门理论的,逻辑的严密性、组织的完整性、内容的连贯性。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简单的说是为了使学生掌握,能够掌握技能。?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准备稿件的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明确备稿在播音创作中的重要性,熟悉和初步掌握准备稿件的方法、要领,树立备稿是播音创作的基础和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的意识,养成认真分析稿件的好习惯。
教学要求:正确认识广义备稿的基础性作用和广义备稿与狭义备稿的关系,在层次划分中要重视小层次的划分。学练结合,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训练,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在对背景分析中把握播出的针对性,详细的分析笔记,快速备稿,把握文章的目的、针对性和基调。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备稿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备稿的特点
第三节:备稿的要求
第四节:备稿的基础
第五节:备稿的方法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背景的“上情”和“下情”?
2 如何正确理解“广义备稿”?
3“备稿六步”为什么不能颠倒顺序?
4 不同类型的稿件有什么不同的分析特点?
实践教学内容:训练稿件并写出详细的备稿分析笔记。
第二章 情景再现
教学目标:让学生依据语言材料激发形象感受、调动情感活动,加强词语感受能力。
教学要求:一定要以稿件为依据,是在分析理解稿件的基础上进行的,一定要产生于具体感受中,感受是把文字稿变为自己要说的话的关键环节。学练结合,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训练,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表达稿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依据语言材料激发形象感受,调动情感活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节:情景再现的理论概要。
一理清头绪
二设身处地
三触景生情
四现身说法
第二节:情感的引发和聚积
第三节:情景再现的训练材料及训练提示。
一情感的特征
二情感在播音工作中的动力作用
复习思考题:
1. 理解“情景再现”的定义内涵,试思考播音员所需要的再造想象的特点。
2. 播音中的情景交融是如何实现的?
3. 为什么说“情景再现,以情为主”,试谈谈你的理解。
4. 谈谈你在话筒前“情景再现”的触发过程及体验。
实践教学内容:结合例稿,写出是如何将情景再现四个过程落实到具体创作中去的。
第三章 内在语
教学目标:通过对所选语言材料、稿件进行内在语的分析、挖掘,从而提高学生对内在语内部技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要求:练习顺序由浅入深,由单一到综合,使学生通过内在语更好把握对稿件的分析、理解和感受。学练结合,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训练,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表达稿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对几篇评论稿件内在语的把握能够更体现出内在语的丰富性、综合性以及在揭露语句内在逻辑方面的巨大力量。
教学内容:
第一节:内在语理论概要
一内在语的含义
二内在语的作用
三内在语的最优化
第二节:内在语的分类
复习思考题:
1. 什么是寓意性内在语,其作用是什么?
2. 内在语的功能是什么?
3. 运用内在语技巧应注意什么问题?
4. 为什么要在人物语言上重点挖掘内在语?
实践教学内容:训练稿件,找出内在语,并用恰当的语气表现出来。
第四章 对象感
教学目标:在播音中感受到受众的存在,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感受到他们的确在听、在想,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久而久之,能立即获得与受众的“交流”,从而掌握什么是有对象感的播音。
教学要求:让学生明确对象感的实际意义,积极、恰切的交流愿望是思维、情绪、情感的交流,进而掌握什么是有对象感的播音,使播音富于感染力,赢得受众。
教学重点和难点:感觉到受众的存在及其反应,努力获得对象感,解决传与受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象感理论概要
一对象感的概念
二对象感的作用
第二节:传者与受众的沟通
一对象感是沟通的手段
二获得对象感的途径
三传受间的沟通样式
四对象感的把握
复习思考题:
1. 你怎么看播音的亲切感的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十二章 人为灾难的医学救援.pptx
- 030904《项目实施进度里程碑确认单》.xlsx VIP
- 治疗篇第六章骨伤科四肢病证推拿讲解.ppt
- 2025年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七年级下册英语课件Unit 3《Keep Fit》(Section A 1a-1d).pptx VIP
- 福特嘉年华说明书.pdf
-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员及使用人员岗位职责.pptx VIP
- 江苏省小学科学实验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pdf VIP
-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训练题(含答案).docx VIP
- 八年级下数学期中测试题(a卷).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