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喀喇昆仑公路_巴基斯坦境内_河床沉积物与泥石流堆积物的关系.docxVIP

中巴喀喇昆仑公路_巴基斯坦境内_河床沉积物与泥石流堆积物的关系.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巴喀喇昆仑公路_巴基斯坦境内_河床沉积物与泥石流堆积物的关系

中巴喀喇昆仑公路(巴基斯坦境内)河床沉积物与泥石流堆积物的关系胡进1,2,朱颖彦1,3,杨志全1,2,廖丽萍1,2(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3.戴尔豪西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系,加拿大B3J1Z1)2.摘要:统计分析中巴公路沿线红其拉甫河(KhunjerabRiver)、洪扎河(HuzaRiver)、吉尔吉特河(GilgitRiver)、印度河(IndiaRiver)共计45个河床沉积物样本,对比分析了样本的平均值、中值、分选系数、偏态和峰度等粒度参数,初步探讨了公路沿线河床沉积物粒度分布与区域内泥石流沉积物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流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泥石流补给,因而具有了类似于泥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关键词:中巴公路;河床沉积物;粒度曲线;粒度参数;泥石流文章编号:1003-8035(2014)03-0001-08中图分类号:P642.23文献标识码:A中国-巴基斯坦国际公路是一条连接中国西部城市喀什(Kashgar)和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斯(Thakot)的国际公路,又称中巴喀喇昆仑公路(InternationalKarakoramHighway(KKH),简称中巴公路)(图1)。中巴公路作为中国与巴基斯坦两国之间唯一的陆路交通,促进了两国的经济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巴公路区域内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与气候环境形成了充分的孕灾环境。中巴公路1979年建成通车后,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年年肆虐,泥石流向主河排泄,冲毁淤积公路,中巴公路沿线河流河床堆积物与泥石流冲出物密切相关。本文对中巴公路K670+990至K808+700段沿线河床的45个沉积物样本进行了粒度分析,并与公路沿线泥石流沟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昆仑、西昆仑、兴都库什造山带皆强烈隆升及水平位移,形成了大体向北凸出的弧形构造和逆冲断裂带,造成区域地壳抬升,河谷深切,河谷阶地最高可达Ⅳ级或更高,各级阶地多为基座式阶地,高差悬殊。公路穿越区域处于西昆仑—帕米尔地震带,由加里东、印支褶皱带和塔里木地台部分地区组成。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为北西向弧形展布,断层属逆走滑性质。公路沿线地层分布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岩浆岩,其次是变质岩和沉积岩。岩浆岩类以加里东期及燕山期花岗岩,喜山期花岗岩、闪长岩为主。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分布于沿线各级河流谷地及谷地两岸、山麓及山麓边缘、山原及古夷平面区,类型有崩积、残积、冲积、洪积、坡积、冰水堆积等。喀喇昆仑公路地处南亚次大陆北温带大陆干旱、收稿日期:2013-06-17;修订日期:2013-08-17基金项目: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巴喀喇昆仑公路环境保护与地质灾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20083182215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砾石土孔隙水压力临界波动现象与泥石流起动”作者简介:胡进(1987—),男,汉族,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地质灾害与防治工程的研究。Email:hujin.2006@hotmail.com通讯作者:朱颖彦(1971—),男,湖北武汉人,副研究员,双博士(UCAS,China/DalhousieU.,Canada),研究方向为岩土力学与地质灾害。E-mail:yingyan.z@dal.ca1研究区域概况中巴公路地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以西、帕米尔高原北缘向巴基斯坦南部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区内山峦叠嶂、雪峰林立、峡谷深切、冰川活跃、河流湍急,沿途屹立海拔超过7300m的山峰44座。中巴公路所穿越地区是除极地之外最大的陆地冰川带,确认冰川共有1050条,80%为山岳冰川,主要分布在洪扎河(HunzaRiver)流域[1]。公路区域自中新世以来,处于挤压构造环境,构造活动强烈。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帕米尔地区强烈碰撞挤压,产生巨大的逆冲推覆构造,帕米尔、喀喇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ZHONGGUODIZHIZAIHAIYUFANGZHIXUEBAO22014年图1公路沿线河流水系分布图Fig.1MapsoftheriversystemsalongKKH半干旱气候区,公路由南向北,海拔高差近4000m,气候垂直分带明显,高山地形导致天气变化多端、易产生极端降雨。洪扎及其以南地区为北温带气候,年降水量一般600~1000mm,夏季降雨较为集中,洪扎以北为内陆高原山地气候,降水量小、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最低气温可达-30°。中巴公路沿线河流属太平洋水系印度河上游,公路自塔科特桥(ThakotBridge)起,沿印度河(IndusRiver)、吉尔吉特河(JilgitRiver)、洪扎河(HunzaRiver)、红其拉甫河(KhunjerabRiv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