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书院牌坊浏览
□王立斌牌坊是一种集建筑与雕刻艺术于一体的门洞式的纪念性建筑物,一般用木、石、砖等材料建制,开雕、题刻、镂空,多见于书院、寺庙、陵墓、宗祠、衙署、园林、街道等。牌坊的建造,一般是皇帝御批,再则是经当地官府逐级呈报,直至朝廷批准后,方可建造。梁思成言:“牌坊为明清两代特有之装饰建筑,盖自汉代之阙、六朝之标、唐宋之乌头门、棂星门演变成型者也。”明清两朝牌坊建筑达到极盛。据考证,中国牌坊曾受到印度建筑的影响,而日本的乌居和蒙古的牌楼则显然受到中国牌坊的影响。中国书院牌坊是一种书院教育标志性建筑小品,是由古代的坊门演化而来的。它在中国书院教育史上延用了近五百年历史,形成了书院建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福建建阳的考亭书院牌坊,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为四柱三间五牌楼结构,高约10米,面阔约8.6米,葫芦形圆顶,牌匾书“考亭书院”,传为宋理宗亲书,坊柱间雕刻着雄狮、麒麟、凤、仙鹤等瑞兽祥禽及仙居道士等,人物形象造型古朴,具有闽北风格。江苏无锡东林书院牌坊,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又称马头牌坊,是东林书院的标志。天启六年(1626年)阉党毁书院,石坊同时被毁。明代原石坊上题“观海来游”“、洛闽中枢”等字样。清康熙年间在原址上改建木坊。考亭书院牌坊东林书院牌坊→124乾隆五年(1740年)恢复原状石坊,坊额上改题为“东林旧迹”和“后学津梁”字样,由当时邑人秦爱莲书写。此坊三间四柱五楼,通高7.24米,雕饰有二龙戏珠、丹凤朝阳、狮子滚绣球、鲤鱼跳龙门等图案。从坊顶部的火焰珠、鸱吻、脊板到虎头牌、上下花坊、花窗、盾目、雀替等构件无不精雕细刻。通体设计合理,结构严谨,是件完美的石构建筑珍品。此牌坊是江南书院牌坊建筑的代表。而各坊之中只有明间上额坊有浮雕花卉图案装饰,除此之外皆为素面,显得朴素典雅。这座石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是两梢间面阔接近明间,两次间之阔明显小于梢间。河北保定莲池书院牌坊,又称“莲漪夏滟坊”。保定为清代京畿首府,直隶总督驻节于此,莲池书院就坐落在城中心的古莲花池中。古莲花池与颐和园、豫园、拙政园齐名,为我国四大历史名园之一。元初属私家园林,称雪香园,明代为官府园林,号称“小鉴公署”。雍正十一年,直隶总督李卫建莲池书院于古莲池,置讲堂、圣殿、魁阁、斋舍等建筑。乾隆十年,扩建为弘历的行宫,设岛、叠山、移花、植木,形成山水、楼台、亭榭、堂轩,书院与行宫合二为一。弘历三次莅院,赐“绪式濂溪”匾悬于万卷楼,并以理学规范莲池讲学。莲池书院不仅名扬中原,而且声播东瀛,培养了一大批著名生徒,如民国大总统冯国璋、清未状元刘春霖、民国教育总长付增湘等。牌坊正面为“古莲花池”四个大字,庐山白鹿洞书院牌坊(棂星门),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初为木构建筑,后改成石制,即现在的石牌坊,它是白鹿洞书院现存最早的建筑之一。棂星即古代传说中的“文星”,以它命名,寓意此处文星璀璨,人才辈出。牌坊由花岗石构成,六柱五间双层,以石梁连接上下层。中梁刻以缠枝牡丹,护柱前后为抱鼓,上饰波浪纹。左右梁柱间装饰以灰砖砌成的方形镂孔。中柱上方也以薄砖砌成镂孔花纹。全坊宽11.37米,最高5.3米,造型坚固稳定,线条粗犷简练。上下额坊横贯于各柱之间,其中嵌有造型不同的镂空花坊板,白鹿洞书院棂星门牌坊莲池书院牌坊125←为民初大总统徐世昌手书,背面“莲漪夏滟”为明代官府园林遗墨。有题记,记录了华林胡氏捐廪赈饥民、架桥修路、创办华林书院、创建孔子庙等事。安徽歙县华屏山古紫阳书院牌坊,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属于徽商集资,在原文公祠的旧址上重建,以纪念朱熹。书院内还专设朱子殿、尊道堂等建筑。该牌坊是一座二栋一间冲天式石坊,石柱立在矩形石座上,前后青石夹板护撑,额坊穿柱,下用雀替。青石坊匾上“古紫阳书院”五个楷书大字,十分醒目。柱头穿出定枋之上成冲天式,石枋上雀替于石柱外侧,定枋上正中置石雕葫芦宝瓶。整个牌坊结构简单清爽、格调典雅、端庄高致,与书院的风格正相协调。湖南岳麓书院牌坊,为明代建筑,左右各一,南北相望,四柱三层,全部为麻石垒成,上有龙雕等饰物,内侧题额分别为“贤关”、“圣域”,外侧题额分别为“德配天地”、“道冠古今”,系对孔子的赞许。朴实、自然、含蓄,是湖湘风格的书院建筑的代表。江西铅山鹅湖书院牌坊,始建于明代正德辛未(1511年),由提学副使李梦阳上书朝廷,第一次正式在鹅湖书院建立一座崇尚理学教育的简易石牌坊。现在所见保存完好的这座石牌坊为明代重新选址所建,清道光二十七年维修,并书额为“斯文宗主,继往开来”。明末清初,烽火波及到鹅湖书院的建筑物,书院大部分建筑被毁,牌坊也遭损坏。顺治时,清廷为了赢得汉族人心,对全国各有名望的书院进行修缮,恢复正常的教学。鹅湖书院被列为首批拨款重修的书院之一。顺治四年开始,到同治六年,鹅湖书院先后十二次较大规模地修缮与扩大。仅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