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野八角化学成分的研究
摘要:综合运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对野八角果实的95 % 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各种波谱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该研究从野八角果实中分离得到10单体成分,分别鉴定为:de-4′-O-methylyangambin (1)、辛夷脂素(2) 3′-O-demethylepipinoresionl (3)、lariciresinol dimethyl ether (4)、去氢双松柏醇 (5)、杨梅树皮素-3-O-α-L-鼠李糖苷 (6)、山柰酚 (7)、槲皮素 (8)、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 (9)、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10)。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八角属中分离得到。
Abstract: de-4′-O-methylyangambin (1), fargesin (2), 3′-O-demethylepipinoresionl (3), lariciresinol dimethyl ether (4), dehydrodieoniferyl alcohol (5), myricetin-3-O-α-L-rhamnoside (6), kaempferol (7), quercetin (8), kaempferol-3-O-α-L-rhamnopyranoside (9), quercetin-3-O-α-L-rhamnopyranosyl (1→6)-β-D-glucopyranoside (10) were isolated from the 95% ethanol extract of Illicium simonsii. The structures of 1?C10 were elucidated by spectroscopic methods including 1H-NMR, 13C-NMR and ESIMS. In addition, compounds 1 - 3 were isolated from Illicium for the first time.
关键词:野八角;八角科;化学成分;木脂素
Key words: illicium simonsii;magnoliaceae;chemical constituent;lignans
中图分类号:P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5-0190-03
0 引言
野八角为八角科八角属植物,产于我国贵州西北部至西南部、四川和云南以及印度、?甸。生于海拔米的山地沟谷、溪边、涧旁和山坡湿润常绿阔叶林中[1-3]。八角属植物化学成分复杂多样,其中倍半萜内酯类、异戊烯基取代的C6-C3类和木脂素类化合物含量较高,是八角属植物的特征成分,此外还有二萜、三萜、黄酮类等成分。异戊烯基取代的C6-C3和木脂素类成分通常集中在植物的根、茎和叶部位,倍半萜内酯主要分布在果实部位[4]。该属植物的提取物及化合物显示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包括抗菌、抗氧化、抗炎、胰脂酶抑制、肿瘤化学预防活性、神经毒害或神经营养活性等等[4]。八角属植物化学成分结构的独特性以及生物功能的多样性,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野八角的根、叶、果实均可入药,煮水可杀虫、灭蚤虱、治胃寒作吐、膀胱疝气及胸前胀痛、疥疮等,富含挥发油,有止咳、祛痰、镇痛和抑菌的功效[5-6]。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异戊烯基取代的C6-C3类化合物[7]、黄酮[8-10]、倍半萜内酯[8-12]、木脂素[11]、挥发油[6]等。本实验对野八角化学成分进行研究, 分离到10个单体化合物, 根据理化性质与光谱分析鉴定为:de-4′-O-methylyangambin (1)、辛夷脂素(2)3′-O-demethylepipinoresionl(3)、lariciresinol dimethyl ether (4)、去氢双松柏醇 (5)、杨梅树皮素-3-O-α-L-鼠李糖苷 (6)、山柰酚 (7)、槲皮素 (8)、山柰素3-O-α-L-鼠李糖苷 (9)、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 (10)。其中,化合物1-3为首次从八角属中分离得到。
1 材料
UV 谱用JASCO V-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测定;NMR用BRUKER AV-500 FT型核磁共振仪测定;ESI-MS 用Finnigan LCQ Advantage MAX质谱仪测定;HR-ESI-MS用Waters Xevo G2-QTOF质谱仪测定;CD谱JASCOJ-810 圆二色谱测定仪;旋光值 (OR)用 JASCO P-1020型旋光测定仪;制备型HPLC为Ag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