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远古的记忆:苗家盘皇舞
苗族是一个热情率真、能歌善舞的民族,几千年来,苗族歌舞伴随着苗族的历史,生动地反映着苗族人民的生活。苗族的歌舞古朴、粗犷、富有原始的山野味道,表达着苗族人民真挚、淳朴、乐观、向上、豁达勇敢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早在北宋年间,苗族的歌舞已经名闻遐迩,在京城引起过很大的轰动。《宋史?南蛮曲南蛮传》曾经记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数十人联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事实上,苗族的舞蹈起源很早,从它那原始、古朴的风貌即可看出,许多舞蹈都与丧葬祭祀、恋爱婚姻和生产、生活有关,只是史料上自明代起才有记载。
苗族舞蹈有十几种之多,支系繁多分布较广。在苗族舞蹈众多的支系中,盘皇舞是海南苗族世代流传的最古老的舞,海南苗族其他的舞蹈都是由此演变衍生。盘皇舞是为祭祀盘古而舞,展现了苗族民间的独特风采。
有关盘古的神话,很早就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间广泛流传。苗族、瑶族先民向来崇奉盘古,把盘古看作自己的祖先。明清时期,被迫迁入海南的苗族人因思念家乡,每当元宵节、农历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便在村头设坛焚香,祭拜祖先,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并祈求祖先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祭拜完毕,由文、武各一名大道公手持刻有象征吉祥物的“龙”木剑,头戴龙头,身穿绣有龙图案的长袍,带着小道公,以舞蹈的形式跳起盘皇舞。
在苗族的历史传说中,祖先盘皇为了开天辟地,把自己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头发化成了森林,双手变成了山岭,血液化成了河流,剩下的一颗心升到了天外变成主宰天地的神,生育了五个仙女,分别嫁人形成了五个姓氏的苗族部落。盘皇舞又称三元舞,据说与苗族渡海来琼有关。当年苗族先人的一支从广西渡海来琼时,船在海中遇到了狂风巨浪。在万分危急下,众人齐齐跪拜祈求,心中念叨着祖先盘皇神灵保佑。忽然飞来了一只八哥神鸟在船头上厉叫三声,天上布满乌云,转眼已烟消云散拯救了众人。因此,苗族一直流传着祖先盘皇开创宇宙天地和拯救苗族的神灵的故事。苗族人民为了表达对祖先盘皇的敬仰和崇拜,逢年过节都要跳盘皇舞(三元舞)祭拜祖先盘皇,祈求祖先盘皇保佑苗家人平安幸福,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三亚市那会村的后靠村至今保留着这样一支队伍,我们在后靠村找到了盘皇舞的传人,马永光和他的舞蹈队。
马永光,1964年生人,一米六几的个子,黝黑结实,一脸淳朴的笑。马永光介绍,真正意义上的盘皇舞一年只跳一次,苗族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跳盘皇舞,此时刚好是夏收过后,苗人便要设坛焚香,祭拜先祖,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安居乐业;为了充分准备和跳好舞蹈,村里的长者在农历二月初二就开始进行筹备,通知和发动各家各户踊跃参与排演舞蹈。 一套完整的盘皇舞要五天五夜才能表演完,表演者要不停地念经文、唱歌跳舞,经文是“盘皇经文”,歌唱的是“古言盘皇歌”,以此追溯祖先发展的脚步和心理历程。
在马永光的家里我们遇见了他的父母兄弟,他们都是盘皇舞的舞者。马永光的父母年近80,从小马永光就是跟着父亲学习的盘皇舞。马老伯看见我们的来访非常高兴,拿出了自己珍藏的盘皇舞的经文、唱词手抄本和跳舞时佩戴的头饰、还有跳舞时要挂在墙上的祖先的手?L画图让我们参观。聊到兴起,老人跑回屋内换上了服装,让大儿子敲锣打鼓,和马永光一起跳了起来。老人虽然已经年近80,可是跳起舞来动作敏捷,一板一眼,辗转腾挪,丝毫不输给年轻人。
盘皇舞分三个部分,即上元舞、中元舞和下元舞,其另一名称“三元舞”正是因此得名。上元舞和中元舞主要表现的内容是再现苗族祖先的发展历程,下元舞则是歌颂先祖的恩德,祈求他们在天之灵的庇佑,保佑现在的子孙平安福康。整个舞蹈节奏并不复杂,鼓点和舞步都是节奏比较紧凑的“三拍子”,因此现场气氛也比较活跃。跳盘皇舞的人数不限,但参与的人数越多,场面越壮观,可观赏性越强。 盘皇舞的上元舞、中元舞和下元舞的动作基本一样,但难度会随着舞蹈情绪的深入逐步增加。在跳中元舞时身体下屈的幅度要比跳上元舞时更低,而下元舞弯腰幅度还要向下,所以,对跳舞的人的柔韧性要求较高。在跳下元舞的时候,我们担心马老伯的腰身不方便,可是老人面色红润,身段柔软,丝毫不费劲地完成了动作。怕累到老人,我们示意打鼓的马大哥休息,老人听到鼓声停了,有些不悦,跳得正在兴起,正是意犹未尽呢。
马永光介绍说,早期的盘皇舞对道具十分讲究,如木剑上要刻有龙鳞和邓、赵、马、关“四大元帅”的姓氏,皮鼓要用鹿皮制作,盘古的头像要用沉香木制作等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现在的舞蹈已经从单纯的祭祀舞蹈演变成了民间传统舞蹈。尽管现在表演性的舞蹈程序已经简化,不过舞者还是要穿上自己缝绣的民族服装,并且要披上一条手工刺绣的彩带,彩带下面有彩色穗子,这样舞者起舞可以时而手握彩带两端,上下翻飞,时而手持彩带中段,庄严凝重,边走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