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6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VIP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6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每日一题第06周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系列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三)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典例略,参考12月6日典例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白云先生传 方 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征,上元人也。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将肆掠,其党或义而逸之,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独身寄摄山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惟吴中徐昭发、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流传人间。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求取,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请贰之,弗许,曰:“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卒年八十有八。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革,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矣。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遂沉没也。 选自《方苞集》,有删改 【注】楮墨:纸和墨,借指诗文或书画。椑:古人的棺材有好几层,椑为最里层的棺。渴葬:古礼称未到葬期而提前埋葬为渴葬。 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申”表年份,运用的是干支纪年法,其中“甲”是天干,“申”是地支。 B.“三楚”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秦汉时期楚国分为西楚、东楚、南楚。 C.“殓”和后文的“葬”在古代都是把棺木埋葬的意思,也称为“窆”。 D.“诸生”指经考试录取而进入中央、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包括太学的生员。 2.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久之始归故里B.定附身衾衣,乃卒C.反则已渴葬矣D.而终不得一寓目焉 3.下列对文中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B.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C.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D.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会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云先生的父亲因效忠而死,白云先生曾被流贼抓获,但他坚贞不屈,流贼将对其严刑拷打,贼人中有人赞赏他的气节,放他逃脱。 B.三楚、吴、越一带年高德劭的人大多追求声望,以诗文互争高低,而白云先生却隐居山中,很多达官贵人来找他,却始终找不到。 C.亲朋好友为白云先生做了好的棺材,但白云先生因父亲去世时丧事简单,要求换掉棺材,并且亲自定下敛尸的包被和寿衣。 D.朝廷下诏修订《三礼》,白云先生的著作被其侄孙送到府郡,太守命人抄写,虽很久没完成,但作者还是庆幸先生的著作被献了出来。 5.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 (2)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棺则并藏焉。 (3)或曰:“书已入圹。”或曰:“《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1.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殓’和后文的‘葬’在古代都是把棺木埋葬的意思”错误,“殓”在古代指把尸体装入棺材。2.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项,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都是副词,才。C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承接,那么、就。D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修饰。3.B 抚孙元化而死”这件事,所以“之”和“事”之间应该断开。因此选B。4.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很多达官贵人来找他,却始终找不到”曲解文意,原文中说“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达官贵人不知山中有白云先生这个人,当然不会“来找他”。 5.(1)我已故的父亲和处士余公佩逢过年时都要到山中慰问他的生活情况。 (2)我只是借写作来度过我的余生而已。我已经买了两个大瓮,死后下葬时要把这些著作一起埋葬。 (3)有人说:“先生著的书已埋入墓穴了。”也有人说:“《经说》有副本,还保存在他家中。”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注意关键字词以及文言句式的翻译【参考译文】 张怡字瑶星,原名鹿征,是上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