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1 免费答案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1 免费答案.doc

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1 免费答案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1 免费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1 免费答案兰州大学《社会心理学》16秋平时作业1 免费答案

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V 1. 档案研究法可以说是一种特定的调查方法,其优点不包括 A. A.可以使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内和较广的空间中考虑假设 B. B.容易找到材料验证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假设 C. C.不会出现研究对象的反应倾向问题 D. D.可以从不同文化、不同时代的角度去检验假设 标准答案:B 2. 当组织内部产生矛盾时,最有可能成为沟通集中对象的是 A. A.已经背叛组织的人 B. B.有背叛组织倾向的人 C. C.组织中的忠诚分子 D. D.组织中的一般成员 标准答案:B 3.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对别人用语稍微粗野一些,就会给人造成鲁莽粗暴、有意侵犯他人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 A. A.人们通过行为发生的社会情境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 B. B.人们通过行为者的社会角色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 C. C.人们通过行为发生前的有关线索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 D. D.人们通过行为者的身份特性推知行为者具有了侵犯意图 标准答案:D 4. 当自己的态度、意见的妥当性没有明显的判断标准时,以自己的态度、意见和周围的人保持一致作为妥当性的依据,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之为 A. A.社会实在性 B. B.认知平衡 C. C.去社会化 D. D.习得无助 标准答案:A 5. 勒温的社会行为公式B=f(P,E)中,E代表 A. 行为 B. 个体 C. 个体所处的情境 D. 函数关系 标准答案:C 6. 很多时候,个体把自己由于受挫折而产生的不快和痛苦体验、烦闷情绪等竭力排除在记忆之外,以此来解除焦虑。这种行为方式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作 A. A.补偿 B. B.退化 C. C.反向 D. D.压抑 标准答案:D 7. 根据阿特金森(J.W.Atkinson)的“期待—价值”理论,当其他条件一定时,任务难度对成就动机合力的影响是 A. A.任务难度越大,成就动机合力越大 B. B.任度难度中等,成就动机合力最大 C. C.任务难度越小,成就动机合力越大 D. D.任务难度和成就动机合力的数量关系成正U型 标准答案:B 8. ( )是指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 A. 自我概念 B. 角色 C. 印象 D. 图式 标准答案:D 9. 态度的成分不包括 A. 环境成分 B. 认知成分 C. 情感成分 D. 行为倾向成分 标准答案:A 10. 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 弗洛伊德 B. 达尔文 C. 麦独孤 D. 罗斯福 标准答案:A 11. 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是指 A.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投以肯定与支持 B. 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 C. 个体期待人际交往对自己是有价值的,即在交往过程中的得大于失,至少等于失 D. 我们喜欢那些也喜欢我们的人。人际交往中的接近与疏远、喜欢与不喜欢是相互的 E. 一方处于支配地位,另一方处于从属地位 标准答案:B 12. 公检法人员抓强盗、调查贪污、惩治罪犯等行为,属于 A. A.非侵犯行为 B. B.反社会的侵犯行为 C. C.亲社会的侵犯行为 D. D.被认可的侵犯行为 标准答案:C 13. 社会学习论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是 A.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量必须宣泄出来 B. 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 C. 侵犯行为是习得的,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因素,个体通过学习学会侵犯,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消除侵犯 D. 侵犯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 标准答案:C 14. 以下属于观察法的缺点的是 A. A.由于对自变量缺乏控制,所以难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 B. B.所得结果外在效度较低 C. C.与现实条件相去甚远 D. D.难以消除被试的反应倾向性和研究者对被试者的影响 标准答案:A 15. 最早对成就动机进行探索的心理学家是 A. A.莫瑞(Murray) B. B.麦克利兰德(D.C.Mcclelland) C. C.班杜拉(A.Bandura) D. D.马斯洛(A.Maslow) 标准答案:A 二、多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V 1. 影响模仿的因素: A. 年龄 B. 地位 C. 类似性 D. 互惠性 标准答案:ABC 2. 类语言包括 A. 有声而无固定意义的声音 B. 呻吟 C. 叹息 D. 叫喊 标准答案:ABCD 3. 问卷设计的原则() A. 目的性原则 B. 全面性原则 C. 非歧义性原则 D. 非暗示性原则 E. 系统性原则 标准答案:ABCD 4. 在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其思想直接来源于 A. 德国的民族心理学 B. 法国的群众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