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生物技术三
第三章 废水的脱氮除磷生物处理技术及其他废水生物处理技术 第一节 微生物脱氮 一、微生物脱氮基本原理 生物脱氮主要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来完成。 首先利用好氧段,由亚硝酸菌、硝酸菌的硝化作用,将NH3 转化为NO3--N,再利用缺氧段,由反硝化细菌将NO3--N反硝化还原为N2,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 微生物脱氮——硝化作用段 硝化作用是指在有氧的条件下,硝化(包括亚硝化)细菌(化能自养菌),在中性或弱碱性环境,将NH3氧化成NO2-(亚硝化) ,然后再氧化成NO3-(硝化),从中获得能量的过程。 反应: NH3→ NO2- → NO3- 55NH4+ + 76O2+109HCO3- → C5H7NO2 + 54NO2- +104H2CO3 400 NO2- + NH4+ +4H2CO3 + HCO3- + 19O2 → C5H7NO2 + 3H2O + 400 NO3- 可计算氧化1g氨氮为硝酸盐要消耗碱度7.14g(以CaCO3) 氨化与硝化反应过程 微生物:亚硝酸菌和硝酸菌,两者为化能自养菌,专性好氧,要求中性、弱碱性环境,以CO2(或碳酸盐)为唯一碳源,不需要有机营养。它们能利用乙酸盐缓慢生长。硝化细菌适宜温度20 ℃ ~30 ℃。亚硝化细菌为G-菌,在硅胶固体培养基上长成细小、稠密的褐色、黑色或淡褐色的菌落。硝化细菌在琼脂培养基和硅胶固体培养基上长成小的、由淡褐色变成黑色的菌落。其世代时间短:纯培养8h,自然环境20-40h。 微生物脱氮——反硝化作用段 硝酸盐在通气不良情况下经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在缺氧的情况下将硝酸盐还原为氮气,这叫狭义的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包括:同化硝酸盐还原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作用。 反应:H NO3 →H NO2 → NO→ N2O → N2 NO2- + 3H→1/2 N2 + H2O +OH - NO3- +5H → 1/2 N2 + H2O +OH - 转化1g硝酸盐氮为氮气时产生3.57g碱度(以碳酸钙计) 反硝化作用有三种结果: 1.硝酸盐还原成氨(同化还原) 大多数细菌、放线菌及真菌利用硝酸盐为氮素营养,通过硝酸还原酶的作用将硝酸还原成氨,进而合成氨基酸、蛋白质和其他含氮物质。 微生物脱氮——反硝化作用段 微生物:施氏假单胞菌、脱氮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色杆菌属中的紫色杆菌、脱氮色杆菌 兼性厌氧的微生物在缺氧条件下,利用NO3- 氧化有机质,获得能量,碳源来自有机物,最终电子受体为NO3-、 NO2-,要求中性、弱碱性环境,最适温度10 ℃ ~35 ℃,pH值范围7.0~8.0,在一个有极低的DO、有NO3- 和有机物存在的环境,pH值和温度合适就会产生反硝化。 运行操作关键:碳源、 NO3- 、NO2- 、pH值、 DO等 二、影响微生物脱氮的因素 1、污泥龄(SRT) 硝化细菌繁殖慢,时代时间长(8-59h),比增长速率比生物处理中异养细菌(2.3-8.7h)的比增长速率小1个数量级,如果污泥龄较短,排放剩余污泥量大,将使硝化细菌来不及大量繁殖,在活性污泥系统中数量少。为了充分地进行硝化反应,必须有足够长的污泥龄,至少6d以上,可达20-30天。 影响微生物脱氮的因素 2.pH 硝化反应要耗碱,如果污水中没有足够的碱度,随着硝化的进行,pH值会急剧下降,而硝化细菌对pH十分敏感,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分别在7.0~7.8和7.7~8.1时活性最强,在这个范围以外,其活性就急剧下降。一般情况下控制值满足亚硝化细菌。 影响微生物脱氮的因素 H NO3 →H NO2 → NO→ N2O → N2 可能在气态氮的任何一步终止,主要取决于pH. 反硝化反应的最适合pH范围为7.0-7.5,pH高于8或低于6会明显降低反硝化活性。pH小于6时NO和N2O是主要产物。大于8时会出现NO2- 的积累。 还原1g硝态氮能产生3.57g碱度(以CaCO3计),而在硝化反应中,1gNH3—N氧化为NO3-—N要消耗7.14g碱度,在缺氧——好氧中,反硝化产生的碱度可补偿硝化消耗碱度的一半左右。 3.温度 两类硝化细菌的最适宜温度为30℃左右,温度在5~35℃由低到高逐渐上升时,硝化反应将随温度的增高而加快,当温度低于12 ℃,硝化活性明显下降,当温度低于5℃硝化反应几乎停止; 反硝化作用温度范围在15~35℃之间,温度低于10℃,反硝化速率明显下降,低于3℃,反硝化作用停止。 4. 溶解氧浓度 硝化过程混合液的DO一般应维持在大于2.0 mg/L,生物膜法应大于3 mg/L。 DO对反硝化脱氮反应有抑制作用(对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