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药的贮藏与养护中药的合理应用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今日重要知识点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第九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第八章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第一节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考点1 中成药贮存中常见的质量变异现象1.虫蛀:蜜丸、水丸、散剂。2.霉变:蜜丸、膏滋、片剂。3.酸败:合剂、酒剂、煎膏剂、糖浆剂、软膏剂。4.挥发:芳香水剂、酊剂。5.沉淀:药酒、口服液、注射液。第二节 引起中药质量变异的因素考点1 自身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①水分;②淀粉;③黏液质;④油脂;⑤挥发油;⑥色素。考点2 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1.温度:当温度升高,害虫和霉菌容易滋生繁殖,饮片容易生虫、霉变;如乳香、阿胶等。2.湿度: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 7% ~ 13%,贮存环境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 35% ~ 75%。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 30 ℃ ,很多饮片会加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本身含水量增加,易发生霉变现象,特别是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更容易吸潮变质,如天冬、地黄、山药等;一些粉末状药物也易吸潮粘连成块。相对湿度高于 75%时,多数无机盐类矿物药都容易潮解,如芒硝、胆矾;盐炙的饮片也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潮,继而生霉,如盐知母等;有些蜜炙饮片,如炙甘草、炙黄芪、炙枇杷叶等,特别容易吸湿粘连,吸湿后饮片表面也容易霉变。但当相对湿度过低时,饮片的含水量又易逐渐降低,含结晶水的药物易失去结晶水而风化。3.日光:对含色素的药物引起变色;但能帮助杀灭真菌。4.空气:加快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散失气味,盐类药风化等。5.霉菌:淡豆豉、瓜蒌、肉苁蓉霉变。6.虫害:蕲蛇、泽泻、党参、芡实、莲子易被虫蛀。7.包装容器:是直接盛装和保护药品的器具。8.贮存时间:中成药与中药材有一定贮存时间。第三节 中药贮藏考点1 中药贮藏的环境要求1.遮光: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2.密闭: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3.密封: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4.熔封或严封:防止空气和水分侵入,防止污染。5.阴凉处:不超过 20 ℃ 。6.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 20 ℃ 。7.冷处:2~ 10 ℃ 。8.常温:10~ 30 ℃ 。考点2 中药饮片的贮藏要求1.含淀粉多的放通风干燥处,如泽泻、山药、葛根等。2.含挥发油多的放阴凉、干燥处,如薄荷、当归、川芎、荆芥等。3.含糖分及黏液质多的饮片放在通风干燥处,如肉苁蓉、熟地黄、天冬、党参等。4.种子类应放在密闭缸、罐中贮存,如紫苏子、莱菔子、薏苡仁、扁豆等。5.酒制者及加醋制的应贮于密闭容器,置阴凉处,如当归、常山、大黄、芫花、大戟、香附、甘遂等。6.盐炙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如泽泻、知母、车前子、巴戟天等。7.蜜炙饮片应密闭于缸内,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8.矿物类药应密封于缸中,如硼砂、芒硝等。9.少数贵重药应专人保管,如人参、西洋参、麝香、熊胆、西红花、冬虫夏草等。10.毒性药物应严格按照有关的管理规定办理。11.易燃物品放在安全地方。第四节 中药养护考点 ?传统养护技术1.清洁养护法:本法是防止仓虫入侵的最基本和最有效的方法。2.除湿养护法:采用通风、吸湿防潮等方法,消除害虫和真菌的滋生条件。3.密封养护法:使药物与外界环境隔离。既消除了害虫、真菌的滋生条件,又避免了气味散失、泛油、吸潮、风化等现象的发生。4.低温养护法:温度一般控制在 2 ~ 10 ℃。如:哈蟆油、银耳、人参等。5.高温养护法:温度一般高于 40 ℃ ,但不能高于 60 ℃ ,否则,易破坏有效成分,对含挥发油的药物不适用。6.对抗贮存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或一种有特殊气味的物品同贮,相互克制起到防虫、防真菌的作用。如:人参与细辛同贮;冰片与灯心草同贮;牡丹皮与泽泻同贮;蛤蚧与花椒、吴茱萸、或荜澄茄同贮;硼砂与绿豆同贮等。?第九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第一节 合理用药概述考点1 基本概念合理使用中药,是指运用中医药学综合知识及管理学知识指导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考点2 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1.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2.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6.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及证候。7.同类重复使用。8.乱用贵重药品。考点3 不合理用药的后果1.浪费医药资源2.延误疾病的治疗3.引发药物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4.造成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第二节 中成药的联合应用考点1 中成药之间的配伍应用1.两种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治疗一种病证,以起到增强疗效的协同作用。如附子理中丸+四神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脑立清胶囊(片) +六味地黄丸。2.功效不同的中成药配伍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够提高主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