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珍爱生命篇心理课珍爱生命篇.ppt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课珍爱生命篇心理课珍爱生命篇

生命的特征 不可逆性 有限性 不可换性 双重性 完整性 创造与超越性 * * 2008年3月20日,某高校班主任李老师在办公室地上看到一封来信,拆开来看,信上写着:“老师,我越想越觉得生活真的没有意思。这两天我一直努力让自己走出来,可是为什么真心的不到应有的回报?我已经下定决心要跟他同归于尽。请老师转告我的父母,我对不起他们。” 李老师跟系主任、辅导员马上去找这位写信的女生张某。当时他正在宿舍里发呆。原来张某和男朋友来自同一所高中,两人考进同一所大学后就走到了一起,但半年过去了,男友移情别恋,还向他提出了分手。张某不明白,自己曾经和男友那么相互爱慕,好不容易才走到一起,却这么快就走到了尽头。 3月9号晚上,一直躺在床上哭泣的张某越想越想不通,觉得离开男友没法活,于是,产生了与男友同归于尽的念头。这是他也想到了父母,觉得对不起他们的养育之恩。可想到男友时,她就充满了仇恨,觉得自己被抛弃了,除了同归于尽没有更好的选择。所以,他给老师写了封短信,决定3月20日找到那个男孩同归于尽。 所幸班主任和系主任、辅导员反应迅速,在张某采取措施前阻止了她。 你同意张某的做法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张某的父母,你会有什么想法?离开男友真的就活不下去吗? 生命的宝贵,就在于它的不可重复性。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它绝不会“倒行逆施”,也不会返老还童,生活中的懊恼、悔恨的事也不可能推翻重来。正是这种生命的特征,才使人们更加关注、珍惜和呵护自己的生命 生命的有限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生存时间的有限性 2.生命的无偿性 3.不能离群索居 正是生命的有限性才促使人们努力思考,发奋创造,积极生活,已实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能交换,彼此不可替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需要、特长和认知思维方式,人总是赋予自己的生命以不同的内涵,从而形成个人化的精神世界,是生命展现出不同的特色 在人的生命体中存在着两种生命:一种是肉体存在,一种是精神存在。每个人都必须面对这种矛盾。人的这种双重性、矛盾性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人的生命存在的最根本的动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azhiq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