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专利权行为法与经济学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pdfVIP

侵犯专利权行为法与经济学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侵犯专利权行为法与经济学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pdf

维普资讯 2006年第8期 科技管理研究 2006No S . 8 cienceand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 。 文章编号:1000—7695 (2006)O8—0167一O3 侵犯专利权行为法与经济学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 杨 武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管理学部,广东深圳 518055) 摘要:发明创造活动作为一种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同样具有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的激励需求。本文从法与经 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建立了侵犯专利权的经济学分析模型,并用模型对侵权行为的处罚进行 了理论探讨 。 关键词:专利;侵权行为;法律;经济学;分析模型 中图分类号:G306、0 文献标识码:A 发明创造活动作为一种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同样具 虑的在机会成本之上的收益是用他守法的价值来度量 的” 有追求经济收益最大化的激励需求…。近年来,许多法学 (诺斯,1991)J。由此,我们假设非法仿制者将投入仿制生 家或经济学家各 自从经济学与法学的角度对知识产权溢出 产的资本c 口用于合法经济活动时所带来的净收入为仃。, 效应问题进行了研究。如:一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采用税收 则从事非法模仿行为的条件为: 和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知识产权溢出效应问题 J,经济学 仃lq(P—c)一kN. (3) 家在评估了从大学到创新企业的信息流的重要性后认为, 故制止仿制行为的条件便为: 正式合作创新可以解决知识产权的溢出问题 J。但是,在 仃l≥口(p—c)一kN. (4) 没有专利权或对发明创造者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 如果非法仿制者的合法模仿是取得产权许可 ,许可费为 非法仿制者的侵权行为将对发明创造者的收益产生重要的 净利润q(P—c)的i倍,则合法的仿制利润为: 影响。学者近期的研究表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将增加许 仃l:q(P—c)一q(P—c)×i 可方的收益,减少许可合 同的交易成本 J。从法与经济学 净利润q(P—c)是非法仿制者能获得的最大净利润,设 的角度分析对专利权的侵权行为,无疑对制定保护知识产 处罚Ⅳ为该值的,l倍,即:,l:N/q(p—c)。 权的有关法律具有实际意义。 非法的预期仿制利润为: :q(P—c)一knq(p—c). 由(4)式可得: I 侵犯专利权的分析模型 q(P—c)一q(P—c)×f≥口(p—c)一knq(p—c) 在设立了专利制度的安排下,发 明创造者拥有的专利 即得: ·,l≥i. (5) 明确了侵权现象成为一种违法行为。在分析违法行为时, 2 模型讨论与重要结论 经济学家通常采用的方法为选择分析。他们认为,当某人 从事违法行为的预期效用超过了他将时间及其他资源用于 目前国内外对非法仿制行为处罚的手段,多以经济罚 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时,此人便会从事违法活动。 款为主。 “在可能使用罚款的地方尽可能地使用罚款将增加 而且违法同定罪可能性、判定有罪的惩罚、从事合法与其 社会福利” (贝克尔,1993)。罚款

文档评论(0)

182735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