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
21世纪表面工程的发展和应用
装甲兵工程学院 刘世参
全军装备维修表面工程研究中心 徐滨士 马世宁 张振学
摘共:表面工程是21世纪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表面工程及其功能、学科体系及形成过程.
并对表面工程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表面工程的意义进行了介绍.
关抽润:表面工程
0前言
在98年9月21日一次关于 “实施科技兴国战略.迎接21世纪的机遇与挑战”的报
告中李岚清同志指出 “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一批新兴学科如生命科
学、表面科学、纳米科学、非线形科学、认知科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在我国得到了迅
速的发展。… … ”川,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对发展表面技术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据美
国商务部调查,表面技术将同新材料技术、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自动化及传感技术、
电子技术、医学技术等一起成为主导21世纪发展的关键技术。
众所周知,机械产品的故障往往是个别零件失效造成的,而零件失效往往是由于局
部表面造成的,腐蚀从零件表面开始.摩擦磨损在零件表面发生,疲劳裂纹由零件表面
向里延伸。如果应用表面工程技术将机械产品中那些易损零件的易损表面的失效期延长,
则产品的整体性能就可以得到提高.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 对机械产品零件表面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要求能在高速、
高温、高压。重载以及腐蚀介质工况下可靠而持续地工作,这就对制造技术提出了挑战,
既推动着表面工程学科的发展、又呼唤着表面工程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
裹面工程及其功能
表面工程,是经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援,表面改性或多种表面技术复合处理.
改变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形态、化学成份、组织结构和应力状况,以获得所需
要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Ix]
各种表面技术是表面工程的技术基础,常用的表面技术有:堆焊技术、熔结技术(低
真空熔结、激光熔敷等)、电镀、电刷镀及化学镀技术、热喷涂技术(火焰喷涂、电弧喷
涂、等离子喷涂、气体爆燃式喷涂、高能超音速喷涂等)、粘接技术、涂装技术、物理与
化学气相沉积 (真空蒸镀、离f溅射、离子镀等)、化学热处理、激光相变硬化、激光
非晶化、激光合金化、电子束相变硬化、离子注入等。
随着多种表面技术的发展.现在需要进入综合研究的阶段,需要进入尽快把表面技
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综合运用阶段。表面工程是表面技术的工程化,表面工程的实施过.程
是将表面技术在产品上的系统运用过程。
表面工程可使局部或整个表面具备如下功能:
一 提高耐磨性或耐腐蚀、抗疲劳、抗氧化、防辐射性能;
1一 248
第九次全国焊搜会议论文里
一 改善表面的传热性或m热性;
-一改善表面的导电性或绝缘性;
-一改善表面的导磁性或电磁屏蔽性;
一 改善表面的增光性、反光性或吸波性:
一 改善表面的粘着性或不粘性:
一 改善表面的吸油性或干摩性;
一二改善表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或降低);
一 改善表面的装饰性或仿古作旧性等。
表面工程的功能还可以列举很多,如减震、隐身、密封、催化等等。表面工程的广
泛功能和低廉的成本,给制造业和维修领域注入了活力,推动着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2表面工程学科的形成
表面技术的发展历史悠久。如馏金、贴金技术,油漆技术、淬火技术等。近代的摩
擦学、界面力学与表面力学、材料失效与防护、金属热处理学、焊接学、腐蚀与防护学、
光电子学等学科对多种表面技术的发展及其基础理论的研究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并成功
地运用于工程之中。
但表面工程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表面工程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是1983
年英国伯明翰大学沃福森表面工程研究所的建立和1985年 表《面工程》国际刊物的发行。
1985年召开了第一届表面工程国际会议。1986年 10月在布达佩斯召开的国际热处理联
合会决定接受表面工程学科并改名为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研究所于1987年12月在北京成立。1988年I1月在北京
召开全国首届表面工程现状与未来发展研讨会。同年创办了我国第一本 表《面工程》杂
志。现改版为在国内外发行的 《中国表面工程》。1993年成立了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
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研讨.pdf
- 20世纪初旅日浙南籍下层华工商社群的历史变迁研讨.pdf
- 20世纪的汉语修辞学史研讨.pdf
- 20世纪后期国外激进宗教改革研究综述(1)研究.pdf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列宁格勒文学流派研究.pdf
- 20世纪末的中国人口:总量和漏报机制的分析和检讨研究.pdf
- 20世纪末台湾教师职前教育转型的历史经验与启示研究.pdf
- 20世纪前叶中俄建筑教育双城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教育与圣彼得堡学派的学缘关系探析研究.pdf
- 20世纪三次“新闻商品性”学术论争探析研究.pdf
- 20世纪上半叶西南地区土司与边疆治理浅析——以川、滇、藏、青交界地区土司为中心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