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常人方法学第十四章 常人方法学.ppt

第十四章 常人方法学第十四章 常人方法学.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四章 常人方法学第十四章 常人方法学

第十四课 常人方法学 主要内容 一、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溯源 二、常人方法学的早期思想 三、常人方法学的特征及其发展 四、常人方法学的影响及其评价 一、常人方法学的理论溯源 常人方法学(ethnomethodology)创立于1960年代中期,这个词是由加芬克尔在1954年发明的。“ethno”指的是普通人,“methodology”是方法论之意,所以常人方法学分析的是普通人处理日常生活社会互动的基本方法。 1、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 胡塞尔的现象学: 第一、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确立了现象学与俗民方法学共同研究的基本现象,也就是对社会世界事实性的认识工作。 第二、胡塞尔“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自然生活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区分形成了俗民方法学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及其对科学理性与常识理性区分的基础。 第三、胡塞尔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 “主体间性”一方面意味着“自我”和“他人”的关系,另一方面意味着我和我们的关系。主体间性涉及主体之间的共同性和它们沟通的可能性。正是从此出发,俗民方法学找到了其“研究策略”——与迪尔凯姆将社会事实的客观性当作社会学的基本原则相反,俗民方法学将社会事实当作日常行动中不断发展的成就,即,社会事实是一个主观建构的过程。 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 舒茨断言,规范、价值、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学概念不仅对社会学家而且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具有意义。由此,他重新设定了社会学的关注点,。即社会学应首先关注这个世界对我们普通人意味着什么,以及普通人是如何构建这种意义的这也是俗民方法学所关注。因此,可以说舒茨的观点从认识论与哲学上为研究生活世界提出了理论,那么,俗民方法学则试图从经验上对舒茨的研究予以论证。 总结: 现象学与现象学社会学是对常人方法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传统,为常人方法学家提供了如何解决社会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2、维特根斯坦和日常语言哲学 第一、维特根斯坦指出:意义的说明在于用法,即,我们只有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他指出,活动是理解语言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必须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了解词与句子的意义。这一思想直接影响了俗民方法学对行动意久的分析,尤其谈话分析。 第二、他指出“语言游戏”中必须有一定规则,否则词与句子的意义就没有依循,因而失去意义。但在语言游戏中规则不是决定性。和维一样,加也认为规则并非决定性的,它只具有认知意义也就是使行动成为可说明的。 二、常人方法学的早期思想 1、常人方法学代表人物 加芬克尔(Harold Garfinkel) 萨克斯 谢格洛夫 (Emanuel Schegloff) 沙德诺 (David Sudnow) 特纳 (Roy Turner) 2、对传统社会学的挑战 (1)对传统社会学尤其以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日益脱离社会进行了经验的批判 俗民方法学认为传统社会学长期以来一直忽略了对人们置身于其中的“第一生活环境”—日常生活现实的分析研究,并用抽掉属人意义的空洞概念如结构、功能、角色等去说明社会现实,进而将其所表达的属性当作社会现实的本质。传统社会学对社会“现象”的“科学”描述方式实质上扭曲了社会现实本身。 俗民方法学强调社会学家应对传统社会学来一次“范式革命”,抛弃传统社会学业已建立的理论框架与方法论,循着舒茨的研究路径,直接关注人们置身于其中、并且不断构建着的日常生活现实世界,建构起直接揭示日常社会生活世界本身的理论与方法论。 (2)拒斥传统社会学研究中建立在科学主义与客观主义基础之上的社会学假定 第一、关于社会事实的假定。 传统社会学假定社会事实是一种外在于个人的客观存在物。 俗民方法学指出,社会事实并非外在于个人的全然客观的“物”,而是一种反身性社会现实,并且总是指向情景,因而社会现实是处于不断建构过程中的。 第二、关于“人类模型”的假定。在社会现实与社会秩序建构的过程中,行动者并非“判断的傀儡”。 加批判传统社会学尤其是帕森斯之意志行动理论将行动者视为“判断的傀儡”这一“人类模型”,即行动者通过对内化了的规范的主动遵从而达到其行动的一致性。 但加指出,这些“人类模型”并不能真正说明行动者如何赋予行动以意义,如何感知与解释行动以及规范或规则如何支配着人们的互动。 (3)对传统社会学科学理性的批判 传统社会学要求社会学家科学地描述世界,并将科学理性用作解释人类行动的方法论准则。 加认为这不仅造成对人类行为自身的误解,而且扭曲了人类行为自身。用科学理性来研究根本不具有科学理性特征的日常生活实践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对实践活动的理解与说明只有在抛弃理性科学观念的基础上才是可能的。 3、何谓常人/俗民方法学? 是研究成员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 加芬克尔指出,“我用俗民方法学一词来指涉对作为日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vshoulrengb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