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治疗护理
(二)病情观察 1.脑疝观察 脑疝是脑出血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应严密观察神志、瞳孔和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发现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两侧瞳孔大小不等、血压进行性升高、脉搏加快、呼吸不规则等脑疝前驱症状时,应立即与医师联系,迅速降低颅内压:①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②迅速清除呕吐物和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③备好气管切开包和脑室引流包。④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剧咳、打喷嚏、躁动、用力排便、大量输液等)。 2.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 急性期还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呕血、便血,及时发现有无发生消化道出血。每次鼻饲前要抽吸胃液,若胃液呈咖啡色或病人大便呈黑色,应立即协助医师处理。 (三)用药护理 遵医嘱快速给予脱水剂等药物。甘露醇应在15~30分钟内滴完,注意防止药液外渗,注意尿量与电解质的变化,尤其应注意有无低血钾发生。 (四)康复护理 神经系统症状稳定48~72小时后,病人即应开始早期康复训练,包括肢体功能康复训练、语言功能康复训练等。 (五)心理护理 脑出血病人急性期后常因留有后遗症,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恢复慢,而易产生烦躁、抑郁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护理及病人的生活质量,因此应鼓励病人增强生活的勇气与信心,消除不良心理反应。在康复护理时首先要求病人达到心理康复,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早期锻炼的重要性,告知病人情绪稳定后即尽早锻炼,越早疗效越好。告诉病人只要坚持功能锻炼,许多症状体症可在1~3年内逐渐改善,以免因心理压力而影响脑功能的恢复。 (六)健康指导 1.避免诱发因素 告知病人避免情绪激动和不良刺激,勿用力大便。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适当锻炼,劳逸结合 2.饮食指导 饮食发清淡为主,多吃蔬菜和水果,戒烟、忌酒 3.积极治疗原发病 如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脏病等;按医嘱服药,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以防脑出血再发。 4.坚持康复训练 教会家属有关护理知识和改善后遗症的方法,尽量使病人做到日常生活自理,康复训练时注意克服急于求成的心理,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通常为脑底部动脉瘤或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SAH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卒中的20%。 病因及发病机制 最常见的病因是粟粒样动脉瘤,约占75%,可能与遗传和先天性发育缺陷有关,其次有动静脉畸形,约占10%。多见于青年人,当重体力劳动或情绪变化、血压突然升高、酗酒时,脑表面及脑底部血管发生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 病理生理 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刺激痛觉敏感结构引起头痛,颅内容积增加使颅内压增高可加剧头痛,同时还可导致玻璃体下视网膜出血,甚至发生脑疝。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多在用力或情绪激动情况下诱发,表现为血压急骤上升,粟粒样动脉瘤破裂者多见于40~60岁,动静脉畸形常在10~40岁发病。突出表现是突发异常剧烈头痛,可持续数日不变,2周后缓慢减轻,头痛再发常提示再次出血。出血常引起血压急骤上升,最初2周内脑膜刺激可引起体温升高达39℃、短暂意识丧失、恶心、呕吐、畏光、颈背或下肢疼痛。 由于血液积滞刺激脑膜及神经根,常有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具有特征性的体征。一侧动眼神经麻痹,提示该侧动脉瘤破裂,少数病人可有短暂或持久的局限性神经体征,如偏瘫、偏盲或失语等,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下片状出血。 再出血是SAH主要的急性并发症,20%的动脉瘤病人病后10~14日发生再出血,使死亡率约增加一倍;病后10~14日为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高峰期,是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 辅助检查 首选CT检查,可显示高密度出血征象;若CT扫描不能确定,可行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肉眼呈均匀的血性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是提供SAH诊断的重要证据,但须注意腰穿有诱发脑疝形成的风险;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确定动脉瘤位置、显示血管解剖走行、侧支循环及血管痉挛等 处理要点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原则是防治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制止继续出血和预防复发。 对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般处理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相同,应严格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一切可能使血压和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对剧烈头痛和躁动不安者,可应用止痛剂、镇静剂,如索密痛、地西泮等。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形成的凝血块由于酶的作用可分解自溶而可能导致再出血。为制止继续出血和预防再出血,一般主张在急性期使用大剂量止血药。常用的止血剂有:6-氨基己酸、氨甲苯酸、酚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ircast产品.ppt
- AMI急诊溶栓.ppt
- API离心泵标准.ppt
- ARB代谢综合征.ppt
- ARB大剂量临床应用预后改善.ppt
- ARB超越降压肾脏保护作用(含解说词).ppt
- ARB在心衰中作用和地位.ppt
- ARB肾脏保护作用.ppt
- APP给企业带来好处!网络营销必读.ppt
- ATC单片机多音阶电子琴.ppt
- 安全评价指南 T CTS26—2024 说明书.pdf
- 平衡车使用手册.pdf
- Schmersal施迈赛安全传感器BNS 260操作指南.pdf
- EMA电子(智能型电子式压力传感器)M-PA-ALL-V1.6 M-PA11-PA41-PE-CN-V1.3 说明书.pdf
- Shenzhen Jinwei Power Technology 锂电池保护板 EK-BM3R10S80A 说明书.pdf
- MakerBot MakerBot用户手册 3D打印机 Treatstock Replicator 2 用户手册.pdf
- MileHaoXiangTechnologyCo.,Ltd动力冲浪板DLE118CC使用说明书.pdf
-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 教育软件竞赛 2025年四川省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参赛指南.pdf
- Pruent小叮当 3D打印机 X2 用户手册.pdf
- 乘用车外观改装T CPQS A0007—2021检验指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