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教育(修改)
绪 论 1、生命教育产生的背景 2、生命教育的内涵 3、学习生命教育的意义 1、生命教育产生的背景 生命是世界存在的基础 在所有的生命存在中,人的生命又是超越一切其它生命之上的存在物。 教育在促进人的生命的自身超越,提升人的生命的精神境界,实现人的生命的价值,寻求人的生命的意义,创造人的生命的辉煌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实中的教育却忘记了自己的本真追求:关注人的生命,提升人的精神,培养人的个性,完善人的人格,促进生命意义的获得、生命价值的实现、生命理想的形成、生命意蕴的绽放,使人的生命不断走向超越、走向辉煌、走向永恒。 2、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识读生命:理解生命的不同视角 我们的困难在于我们对人性知道得太少。我们知道人制造的是什么,但我们不知道人是什么。……我们的全部文明建立在对人的错误解释的基础上,难道不是这样吗?或者说,现代人的悲剧在于人是这样一个存在:他竟忘记了“人是谁”这个问题。 赫舍尔《人是谁》 一 、 认识生命的历史视角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意识 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命意识 儒家的中庸生命思想 道家的安命思想 禅宗的顿悟生命思想 1、儒家的中庸生命思想 1)儒家强调要“乐天知命” ,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天、地、人”被并称为三才。“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命,则知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2)儒家又有一种畏命的态度,表现出了对生命存亡的敬畏甚至是无奈的思想。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祭神如神在”“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2、道家的安命思想 (1)顺乎自然 道家认为,面对自然界的无常和人的生命的喜怒哀乐、旦夕祸福等,人要勇于接受命运。一方面要“不谴是非,以于世俗处”。另一方面,处于才与不才之间。 (2)阴阳平衡 道家的哲学反对逞强好胜,赞成柔弱智慧。老子说:“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物状则老”、“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并非一味地强调示弱,而是主张要能够阴阳平衡、刚柔相济,做到真正的和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退一步海阔天空” 2、道家的安命思想 (3)知足唯实 人生的苦和不安皆是由于人的欲望太多、太多引起的。因为人一旦有欲望,就会不知足,不知足就会去竞争、去追逐,就会引起纷争,于是人生不得安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大鹏展翅九万里,斥鷃翱翔于蓬蒿间,二者都是幸福的。同时,庄子又主张唯实,反对现实生活世界中人对“名”“命”等的粉饰和追逐,反对欺世盗名和争名逐利,主张追求一种本真的生命存在。 (4)返璞归真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圣人皆孩子” 。 (5)成为“真人”、“神人”、“至人”、“圣人”。 3、禅宗的顿悟生命思想 “真如”,“青青翠竹,尽是禅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担水砍材,无非妙道”,“佛性”、“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心不生,万法不咎”。 1)以一颗平常心去超越现实的矛盾,寻找生命的本质。 2)用平静的心境、心情去体会生命的充实和幸福。 3)通过个体生命的体会去顿悟人生。 小 结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思想史上,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在关注人现实物质生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的是人的生命的精神性、超越性和无限性。无论是儒家的君子人格、“内圣外王”的道德理想,还是道家的关于“真人”、“神人”、“至人”、“圣人”精神人格,抑或是禅宗的“佛性”人生,它们所强调的都是人的道德、精神方面的人格陶冶与升华。正是这种对个体生命的精神和道德方面的教育和引导,才孕育了古老的东方文明,形成了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而今天我们要搞好教育工作,开展生命教育,顺利的完成教育的使命,就必须继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 (二)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思想 1、古希腊时期的生命思想 2、中世纪的生命思想 3、西方近现代的生命思想 1、古希腊时期的生命思想 “始基”、“本质”、“规律” 从泰勒斯的“水”,到阿那克西曼德的“气”;从赫拉克里特的“火”到恩培多克勒的“四根”;从毕达哥拉斯的“数”到德谟克里特的“原子”,到巴门尼德的“存在”等等所表明的是人类对作为万物本源的认识,同时也表明了人类对自身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电源管理芯片产业分析报告.pdf VIP
- 预防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集束化管理策略课件.pptx VIP
- 【高三上】江淮十校2026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北京市海淀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与解析).pdf VIP
- 2023年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汇编(内含39个程序以及质量手册).docx VIP
- 关务风险管理.ppt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4 Amazing Plants and Animals》PPT课件.pptx
- 2025年最新征信报告可编辑模版1.pdf
- {工作手册}物资编码手册.pdf VIP
- 食品厂产品留样制.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