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科学化的研究与发展_科普
中醫科學化的研究與發展#發行日期:1989、6#期號:0234#專欄:通思集(十五)#標題:中醫科學化的研究與發展#作者:魏凌雲 科學是求實證的,哲學是重推理的,把片斷的科學實證連綴起來,加以演譯和推理,應可啟迪未來科學發展的途徑和方向。本集試著提供一個開放式的園地,期待著讀者您寶貴的「通思」結晶。【摘要】中國醫學,源遠流長。在理論上,以整個「系統」為主。在實驗上,全以「人體」為對象。這與西醫研究方法,著重個別結構及動物實驗,各有千秋。西醫最為人所稱道者,在診斷方法與工具,多而且精。在這方面,中醫確是瞠乎其後,以致蒙「不科學」的污名。我們不禁要問,假如中醫也利用現代科學與技術,是不是可以將「不科學」變成「科學」?本文的目的,就在答覆這個問題。脈診科學化中醫的玄妙,莫過於「三指禪」,即是醫生以食、中、無名指按病人左或右腕上的寸、關、尺(見圖一)位置,憑脈象來判斷疾病的性質與所在的部位。這種學問,稱為「脈學」,源出《黃帝內經》,其後扁鵲的《難經》、張仲景的《傷寒論》及王叔和的《脈經》,更加以發揮,成為幾千年來中醫診斷的主要方法。從現代科學 觀點,脈診實在不可思議。第一,寸關尺的位置,同在一根橈骨動脈線上,而且相隔極近,脈象何以會不同?第二,照王叔和脈經,左右寸關尺的部位按輕按重,相當於人體內部六臟六腑(資訊)的出口(見圖一),這在生理學上毫無佐證。第三,脈象有29種,手指如何分辨?要解答上述三大疑問,最好是用儀器觀察脈象。1974年,韓國人劉大夫(D. J. Yoo)與電子工程師白克(P. S. Paik)合作,利用壓電轉換器(piezoelectric transducer)及攝波管觀察脈波,得到八種基本脈象波形,即風、熱、濕、燥、寒、盛、衰、阻。前五者為外因,後三者為內氣的現象。英國醫生堪陽 (J. N. Kenyon)利用他們的技術,診斷病人左右寸關尺的部位,發現十二部位的脈象,確有差別。他根據不同部位的脈象、類別,利用五行的原理,決定穴道的選擇,以便下針治療。脈象的研究,台灣的汪叔游醫師(現任職於中國醫藥學院)於 1977 年開始研究已經十餘年。他的研究結果如下:一、所謂29種脈象,均可在攝波管上描繪出來,使人有實際印象;二、重要疾病如心律不整、肝炎、肺結核、氣喘、高血壓等,在脈波上均有特徵可循,後者與年齡之關係亦可看出。三、從一千三百餘人次脈波圖象中,用類比歸納,得出十種重點變化,可作為認定脈波波形的準 則。並選出由三種不同脈象相互搭配變化而衍生的圖型,一一與中醫典籍中29脈之定義相互印證。這批模型可作為將來電腦程式研究的數值依據。四、觀察脈波,可作臨床診斷參考。以上三位醫師觀察的脈波,都是在時間領域(time domain)。由他們得到的結果,可以證明兩點:一、脈波隨病理而變;二、脈波在病人寸關尺的部位是有差別。但是在時間領域的脈象,比心電圖的波形更複雜,分析相當不容易。這是可以想像得到的,因為在理論上,脈象涵蓋體內所有器官的資訊,而心電圖僅顯示心臟的情況而已。如果要利用時間領域的脈象圖形作診斷,醫師非受特殊專門的訓練不可,這對於一般的中醫師與西醫師,恐怕難以接受。要解決上述的困難,只有將脈象換另外一個方式來分析。1980年在新竹交通大學,我們開始用頻譜分析(spectrum analysis)來研究脈波。我們與台北三軍總院合作,由該院的病人取得脈波,存於磁帶,然後在交大以電腦作頻譜分析。圖二顯示正常人(無病)的頻譜。 這圖包括由左腕寸、關按輕按重(用精密而微小麥克風錄取脈搏波動,轉變為電流)所得的結果。由這圖我們可以看出:一、在5赫以下,所有頻譜幾乎完全重合,無法分辨;二、頻譜曲線的坡度約為3~4分貝/諧波(主波頻率約為1.2赫,相當於每分鐘脈搏72次)。第一、項事實,完全符合一般人的想法,即是在腕上相鄰兩點的脈象,應該沒有差別。但是5赫以上(相當於每分鐘脈跳300次),手指靈敏度不夠,無法分辨。圖三顯示急性肝炎患者的頻譜圖。首先,我們可以看出,肝、膽(左關按重按輕取得)與心、小腸(左寸按重按輕取得)脈波頻譜大大不同。前者的坡度約為2分貝/諧波,而後者大於3分貝/諧波,兩者的差異,非常明顯。這可以看出肝膽情況極不正常。我們再進一步,將頻譜圖變為簡單的數字。我們設定頻譜能量比(spectral energy rantio, SER)為:SER(f)=E1(f)/E2(f)式中,E1(f)為在f赫以下的頻譜能量,E2(f)為在f赫以上的頻譜能量。由正常人與病人脈譜分析,我們發現SER(10)數值(f=10赫)最具代表性。所得到的結果為:一正常人脈波的SER(10),無論出於那一部位,都大於100;二病人脈波的SER(l0),在某些部位出來的,會遠小於100;三小於100的部位,與患病器官有關。以上的結果,我們曾在198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