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心理学_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 授课计划:9天,12章内容 7月12日 7月19日 7月26日 8月2日 8月9日 8月16日 8月23日 8月30日 9月6日复习考试 第十章思考题 什么是情绪?它具有哪些功能? 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极性?研究情绪的维度与极性有什么意义? 情绪与情感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试论述情绪的中枢机制,脑的不同部位在情绪产生中具有什么功能? 试论述情绪的外周机制,它们在情绪产生中具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表情?表情具有哪些功能或作用? 詹姆斯-兰格理论对于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有什么意义? 坎农-巴德学说在情绪理论中有什么地位与作用? 什么是沙赫特的情绪两因素理论?该理论的实质是什么? 试评述情绪动机-分化理论。 什么是情绪调节?有哪些类型? 研究情绪调节有什么意义? 第十章 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情绪与脑 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情绪的理论 情绪的调节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1. 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与功能 1.1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1.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1.3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2. 情绪的维度与两极化 2.1 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2.2 情绪维度的理论 2.2.1 三维理论 2.2.2 四维理论 3.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3.1 情绪的分类 3.2 情绪状态的分类 3.3 情感的分类 1.1 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的不同表现形式 喜、怒、哀、乐、忧、愤、憎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个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个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和情感。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情绪与情感的三种成分 情绪与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主观体验(subjective experience):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外部表现,即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s):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 面部表情:所有面部肌肉变化所组成的模式。 面部表情能精细地表达不同性质的情绪和情感,因此是鉴别情绪的主要标志。 姿态表情:面部表情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的表情动作。 语调表情: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生理唤醒(physical arousal):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是一种生理的激活水平,有不同的反应模式。 1.2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历史上曾统称为感情(affection)。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 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 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 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有区别,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 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 心理学主要研究感情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因此较多地使用情绪这一概念。 1.3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1.3.1 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情绪是人类早期赖以生存的手段。 婴儿主要依赖情绪来传递信息,与成人进行交流,得到成人的抚养; 成人也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及时为婴儿提供生活条件。 在成人生活中,情绪直接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是人们心理活动的晴雨计。 人们通过情绪、情感进行社会适应,维护人际关系。 情绪的适应价值 情绪处于心理活动的前沿,情绪是有机体生活是否适宜、活动是否顺利的及时信号和反应; 情绪活动所造成的体内变化和反应,可谓有机体应付特定时间提供必要的生理准备和能量,从而增强有机体的反应活力和行为转换力; 情绪的主观体验,可保证有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敏锐的感知; 情绪的外显形式(表情),有助于有机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助,并进而构成社会化的媒介; 情绪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为有机体当时和以后的活动提供了有利或不利的背景,从而直接影响其活动的效率或方向。 1.3.2 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是动机的源泉之一,是动机系统的一个基本成分。 适当的情绪兴奋能够激励人的活动,提高人的活动效率。 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进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绪对于生理内驱力(drive)具有放大信号的作用,成为驱使人们行为的强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JJF(电子)30306-2010 示波器差分探头校准规范.pdf VIP
- 750t履带吊安装拆卸安装方案.docx VIP
- 2018版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pdf VIP
- 社保扣款银行协议书.docx VIP
- 2025年通城县第二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6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案设计.pdf VIP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圆锥曲线基础总结、二级结论、方法与技巧.pdf VIP
- 五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docx VIP
- 第九讲_语言测.ppt VIP
- 2025年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精编知识点(新教材专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