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油钻井井控技术培训
2006年版与2004年版《规定》内容上的主要不同: 第二章:第9条,工程设计要求提供的内容更全面,新增:“明确压井液的类型,性能和压井要求等,提供施工所需井口,井控装置的压力等级,并对压井液的选择给出了两种方法”. (一)油水井为0.05-0.1g/cm3;气井为0.07-0.15g/cm3 (二)油水井为1.5-3.5MPa;气井为3.0-5.0MPa 第11条,对工程设计前的井场周围现场堪察的内容要求:增加了“含硫化氢油气田探井井口周围3km,生产井井口周围2km范围内要勘察,对国防设施、高压线、水力资源及风向等都要认真勘察”的内容。 第12条,“必须安装防喷器的井”,增加了“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井”。 第三章:第15条,含硫地区井控装备选用材质应符合的标准由SY5087《含硫油气井安全钻井推荐作法》改为符合SY/T6610《含硫化氢油气井井下作业推荐作法》。 第20条,对防喷管线的安装标准进行了修改,“接出井口距离由35m改为30m以远;新增高压气井防喷管线接出井口50m以远的要求,管线通径由不小于62mm改为不小于50mm”。 第21条,在不连续作业时“必须安装控制装置”,改为“必须关闭井控装置”。 第23条,“主要”井控装备必须是经集团公司认可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改为“所有”井控装备。 第四章:第25条,新增建立施工前的井控验收制度,“对高危地区、气井、高温高压井、含有毒有害气体井、射孔(补孔)及压裂酸化井等开工前必须经双方有关部门验收,达到井控要求后方可施工”。 第27条,新增“预计为气层的井不应进行抽吸作业”的要求。 另外本章还新增加了“压井作业”、“拆卸井口”、“冲砂作业”、“钻磨作业”、“不连续作业”等各项施工过程中的有关要求。新增关于“油管射孔”、“过油管射孔”过程中的井控要求。 本章内容更改的比较多,由原来的8条增加为14条。 第五章:第32条,新增“井场若需动火”,应执行SY/T5858《石油工业动火安全规程》中的规定要求。 第六章,第40条,增加了强调“对预防含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培训应按SY/T6610的相关内容要求执行”。 第七章:一是明确井喷事故的分级,二是对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的内容和要求更详细,要求也更高了。 《规定》由原来的共8章50条,改为共8章57条。 下面就自己对《规定》学习的理解、结合《规定》当中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内容以及井控巡视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共性问题与各位老师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井喷事故逐级汇报制度: 1、明确了不同井喷事故的分级标准: 一级井喷事故: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造成有毒有害气体以逸散,或窜入地下矿产采掘坑道;发生井喷并伴有油气爆炸、着火、严重危及现场作业人员和作业现场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级井喷事故:海上油(气)井发生井喷;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失控;陆上含超标有毒有害的油(气)井发生井喷;井内大量喷出流体造成对河流、湖泊、海洋和环境造成灾难污染。 三级井喷事故:陆上油(气)井发生井喷,经过积极采取压井措施,在24小时内仍未建立井筒压力平衡,集团公司直属企业难以短时间内完成事故处理的井喷事故。 四级井喷事故:发生一般井喷,集团公司直属企业能在24小时候内建立井筒压力平衡的井喷事故。 井喷事故报告要求: 1、事故单位发生井喷一、二级井喷事故,要在2小时以内以快报形式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油(气)公司同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情况紧急时,可越级直接向上级单位报告。同时向属地政府部门报告。 2、发生三级井控事故时,油(气)田公司24小时内上报集团公司应急办公室。 3、发生四级井喷事故,发生事故的管理(勘探)局和油(气)田公司启动本单位相应应急预案。 这些制度的建立为确保井下作业安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最重要的是如何认真地去落到实处,而不是把这些制度写到纸上、挂在墙上就万事大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井场以外的硫化氢可能超过75mg/m3(55ppm)或二氧化硫可能超过27mg/m3(10ppm),会危及公众时,应急预案以包括公众警示与保护计划。 若存在应点火的必要性,宜制定井口点火方案,授权点火人员(宜为生产经营单位现场代表)应在应急预案中明确。 加强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使每个人了解自己在执行应急预案当中应起的作用,熟练操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