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市场内容2
市场内容2
对于因为历史原因流散在北京的一些石刻文物,王道成认为,有些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中山公园的兰亭八柱,是圆明园的流散文物,但它现在又成为了中山公园内的一景,而北大校园内的石鱼、华表、麒麟等石刻文物,也来自圆明园,但它们现在又成了北大校园的一部分了,如果把它们搬回来也不合适,圆明园也不好处理,这些文物在圆明园原来的位置已经发生了变化,其实,在圆明园历史上长期无人管护的情况下,一些石刻文物被运到中山公园或者北大校园,在客观上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圆明园流散文物中,除了流散在外的石刻文物外,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屡屡出现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的失散珍宝了,每次拍卖季来临的时候,刘阳都会留意各拍卖行的预展信息,发现圆明园文物被拍卖,他就会在自己的博客中予以曝光。
刘阳总结了近年在拍卖中价格过亿的圆明园流失文物:分别是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拍卖的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2,2亿元成交,2010年12月2日,香港佳士得拍卖行拍卖的清雍正御制掐丝珐琅双鹤香炉,1,11亿元成交,另外两件过亿拍品就是近日被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给中国政府的鼠首和兔首,2009年2月25日,巴黎佳士得拍卖行分别以1400万欧元(约1,1亿元人民币)价格拍出,但因为中国买家搅局,最终流拍。
“现在到底有多少圆明园文物流散在外,没有人说得清楚,”刘阳表示,寻找圆明园文物只能不断去摸索,也许耗尽一生也找不完,在他十年的寻访之路上,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2006年在西单一个院落发现大水法石鱼,经过圆明园管理处与小院产权单位协商,最终院内的大水法石鱼被无偿送回圆明园。
刘阳向记者表示,圆明园现在保存的文物数量与流失海外的那些奇珍异宝相比,可以说近似于零,因为近年陆续在圆明园考古出土的一些文物,没有一件是完整的,即使这样,加上各界返还的石刻文物,圆明园现存文物也不过几百件而已。
中国海外追索圆明园流失文物律师团首席律师刘洋表示,对于圆明园流散文物,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特别是对于一些因为历史原因逐渐流失的文物,经过合法流转后被个人收藏,要有一个宽容的态度。
这里的合法流转是指持有人善意取得的文物,比如在购买前不知文物为非法取得,又是通过拍卖会公开购买,这类圆明园流失文物要想回流,势必要给予收藏者一定的经济补偿,而一些英法联军后人所持有的文物,明确是掠夺自圆明园的文物,只要一出现就要进行声讨和追索,因为即使在战争年代,也有国际法则约束,战争中不得掠夺他国财物。
另外刘洋表示,圆明园变成今天的模样,其实是遭遇了一系列破坏的过程,“历史上圆明园经历了三劫,就是火劫、石劫和土劫,”刘洋解释,英法侵略者劫掠珍宝、放火焚烧是火劫,此后,周围百姓进入焚毁的圆明园,搬走了不少建筑构件,接下来若干年里,又有不少石刻文物陆续流失,这是石劫,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民又在遗址的土堆上种起了庄稼,这是土劫。
刘洋认为,有些问题也要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去看待,在当时人们搬走圆明园石刻的时候,没有人认为它们是文物,而且在清末到民国期间,圆明园曾一度处于荒废无人管理的状态,那时有人从圆明园搬走一件石刻,有点类似于“捡拾”。
“我国1982年才有文物保护法,法无明文禁止即为无罪,而且法律不能倒追设立前的违法情形,”刘洋表示,对于现在流散于京城的一些圆明园石刻文物,如果要追索,也必须采取一种委婉的方式,与现在的持有人进行友好协商,对于那些主动归还圆明园文物的人们,圆明园方面应该设立一个功德簿,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表彰,。
“盛世兴收藏”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笃信的理财之道,然而,当收藏演变成大众投资,一时兴起全民收藏热,不少人“一夜暴富”的心态更加强烈,民间收藏市场乱象纷纭,这一轮敛古博富的全民收藏热,究竟是“盛世收藏”还是“浮世乱象”。
收藏也是目前很好的投资手段,可以规避通货膨胀风险,还能实现一定的收益,收藏现已成为中国人继储蓄、股市、房地产之后的第四大投资方式,十几年前几千块买的收藏品,如今却能翻涨数十倍,甚至数百倍。
据收藏界专家表示,一个健康稳定的市场投资者比例大约是20%,80%是真正的收藏者,一旦过度偏离这“二八”比例,就可能导致市场过热或者泡沫的出现,然而,业内人士指出,真正的收藏者寥寥无几,绝大多数的收藏爱好者抱着投机的心态,从中捡漏,跟风盲从、求富心理现象严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无论是买家卖家还是炒家,心态都显得十分浮躁。
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施立学认为,政府应牵头建立专业的民间收藏评定委员会,施立学说:“目前还没有具有公信力的组织发出权威的声音,政府应该组织成立权威的评定委员会,由正规专家组成,提高市场上收藏品品质,让‘证出一门’,取缔‘证出多门’现象,促进收藏品市场繁荣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应建立鉴定机构准入机制,建立相关的法律监督约束机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