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虾蟹通用技术
第三节 池塘的处理 一、水源及处理 1. 用水标准 2. 地下咸水、盐田卤水的利用 注意: K+、Na+、Ca2+、Mg2+ 含量\比例; 此外 Fe2+ 、 Mn2+超标情况 海水K+/Na+ 3.5%(虾苗成活≥2%) 3. 养虾用水的循环利用技术 虾塘的内部净化技术 适用于面积较大的粗养、半精养池塘 密度控制、品种搭配及人工培植良性生态系统 基本不换水 封闭循环净化系统区域化生态养殖 工厂化养殖的封闭循环系统: 过滤系统、沉淀、混凝、氧化处理、气浮净化、生物膜净化、植物净化、消毒 二、池塘的清淤与除害 1.清淤 2.消毒与杀灭病毒的携带生物 3.酸性池塘的处理 4.敌害动物的清除 (一)清淤、消毒 4.常用的清塘药物 生石灰 (CaO) 茶粕 漂白粉 此外:鱼藤精(酮)、敌敌畏等 加州闹白斑狗鱼灾 当地向湖中投6万升毒药 (二)酸性池塘的处理与碱化 1.酸性土壤产生原因 南方沿海有红树林沿岸、酸性硫酸盐池塘 树根含硫和单宁 土壤含黄铁矿 2.危害: 影响虾类和藻类生长,降低池塘天然生产力 3.对策 洗塘、覆盖、农用石灰拌底土 碱化: 池塘水体的总碱度和总硬度都与底部土壤的酸度密切相关。在养殖池塘中,二者都必须在20mg/L以上才能有足够的缓冲能力,将PH值维持在6~9.5之间和提供足够的溶解CO2以保证良好的浮游植物的生长。 虾蟹类蜕皮时需要Ca和HCO3,养殖虾蟹类的池塘总碱度和硬度必须≥50mg/L。 措施:碱化材料首选CaCO3。 (三)敌害动物的清除 蟹类-北方-驴粪球 小虾-北方-乌虾、麻线(糠虾) 野杂鱼 第四节 饵料生物的培养 1. 综合饵料生物的培养 2. 优良饵料生物的引入与培养 一、综合饵料生物的培养 1.定义:是指包括藻类在内的多种饵料生物的培养 2.对象:粗养或半精养水体 3.方法:适时纳水引入池内并繁殖 4.主要种类: 底栖硅藻、有孔虫类、猛水蚤、端足类、多毛类及贝类 5.措施: 清淤、消毒、除害 早春(害鱼尚未产卵)、滤网、新池或水瘦池施肥 6.注意事项:水位(过深、过浅)、小型敌害、施肥量控制(防底栖藻类过盛) 二、优良饵料生物的引入与培养 1.饵料生物种类 蜾赢蜚 钩虾 捻螺 摇蚊幼虫 水蝇蛆(卤蛆) 水丝蚓 绿苔 2.肥料选用 硝酸盐水中浮游植物溶解后泼洒 氨盐底栖生物颗粒泼洒 第五节 池塘水环境调控原理与技术 养虾的关键在于养水,养水的根本在于养底 池塘水环境:水质、底质 养虾水质控制指标:mg/L、cm DO≥5 最低≮3;氨氮≯ 0.6;亚硝酸氮≯ 0.5;COD≯ 10;底层水中H2S≯ 0.01;底泥间隙水中≯ 1.0;PH(海水7.8~9.0、淡水6.5~8.5);池水透明度30~60。 一、添水、换水的作用与方法 水源状况(污染、传染源、二次污染) 应激 添、换水的前提条件(水源水质、池内水质底质) 每次换水量控制 二、浮游生物的调控 1. 养虾池的主要生物构成 单养对虾池塘(包括精养和半精养)的主要生物结构有对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对虾作为养殖对象,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及细菌作为转化者,共存于同一池塘中。 浮游植物主要包含: 绿藻、硅藻、蓝藻、甲藻等种类。 其中: 绿藻和硅藻为优良种类,一定数量的浮游绿藻和硅藻能够产生溶解氧,吸收有害物质,形成合适透明度和水色,抑制有害藻类和有害细菌,而且可以作为对虾幼体和浮游动物的活饵料,但数量过多会引起夜间耗氧过多; 蓝藻和甲藻为有害种类,其生长繁殖过程会释放有害毒素,对对虾生长不利,而且会抑制有益藻类,使水质败坏。 浮游动物种类包括: 挠足类、枝角类、轮虫等, 在养殖前期,浮游动物是幼虾优良的活饵,但过量繁殖易引起水体透明度增大。 幼虾也能滤食浮游植物、细菌和有机碎屑。 养殖池塘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细菌,其作用不同,能力不同。 按代谢机制可分为:好气菌、厌气菌、兼性厌气菌; 按属性可分为:有益菌、有害菌、条件致病菌、致病菌。 养殖过程产生的代谢产物需要由细菌来进行降解和转化,细菌是养虾池物质循化过程必不可少的成员。 2. 养虾池主要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养虾池塘中,对虾与浮游微藻、浮游动物、细菌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关系(如图)。 对虾养殖过程中以投喂配合饲料(虾料)为主。 但在养殖前期,可以摄食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细菌团粒,养殖后期可以摄食细菌团粒; 虾池中的物质循环:对虾的代谢产物、残存的饲料、浮游动植物的尸骸,通过细菌的降解作用,转化成为营养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