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喻与文学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隐喻与文学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 解读 《喜福会 》中 人 隐喻的语篇功能 —— 徐 珊 1,普晓敏 2,黄 颖3 (1.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英语系,湖北 十堰 442700 ;2.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系,湖北 十堰 442700 ; 3.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 摘 要:隐喻可以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次上体现. 已有的研究更倾向于在词汇或句子层面上进行隐喻的语篇功 能分析,鲜有小说层面上的研究. 本文以《喜福会》为例,从小说语篇这一宏观层面对隐喻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探 讨,旨在拓展文学语篇研究的领域,丰富对隐喻的理解,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 关键词:隐喻;文学语篇;衔接;连贯 1. 引言 Lakoff 与 Johnson (1980 )合 著 的 《我 们 赖 以 生 存 的 隐 喻 》被称为隐喻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它掀起了人们对认知隐喻的 研究热潮. 研究表明,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 认知方式. 目前国内对隐喻功能的研究成果颇丰. 束定芳 (2000 :112 )认 为 隐 喻 的 功 能 有 :(1 )修 辞 功 能 ;(2 )语 言 学 功 能;(3 )认知功能;(4 )社会功能. 胡壮麟(2004 :219 )把比喻的 功能分为四类. 与此同时, 隐喻的语篇功能, 尤其是语篇衔接与连贯功 能 ,受 到 越 来 越 多 学 者 的 关 注 . 其 实 ,早 在 1980 年 Lakoff 和 Johnson 就论述了隐喻的连贯功能. Hoey 在《语篇中的词汇模 式》 一书中论述了隐喻的语篇组织功能. 在国内, 张玮等 (2008 )解释了语篇的隐喻性特征对于语篇连贯研究的重要意 义. 何兰(2009 )探讨了隐喻理论对于认识篇章的连贯及篇章 所传递的中心信息方面的重要性. 隐喻可以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次上体现,可体现为单词, 词组,句子,也 可 体 现 为 小 说 ,散 文 或 诗 歌 . 从 已 有 的 研 究 来 看, 学者们更倾向于在词汇或句子层面上进行隐喻的语篇功 能分析,鲜有小说层面上的研究. 我们认为,从小说语篇这一 宏观角度对隐喻的衔接与连贯功能进行探讨, 可以拓展语篇 研究的领域,丰富对隐喻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我们对文学作品 的解读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文以 美 籍 华 裔 作 家 谭 恩 美 的 作 品 《喜 福 会 》为 例 ,从 中 收集了 279 则隐喻,包括生活如登山,人是建筑物,婚姻 是花园等等.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以人作为目标域的隐喻 (下文简称为人隐喻)在数目上占绝对优势. 人隐喻的大 量使用源于作品的主题—— —母女关系.通过人隐喻,作者精 心刻画了一组组生动的人物形象, 展示了人物之间的冲突和 融合,从而构建作品主题. 按照不同的始源域来划分,人隐 喻的分布如下图: 始源域 植物 动物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其它 ( 建筑物,花瓶等 ) 数目 百分比 不难看出,人是动物,人是植物,人是五行 是作品 中三则最重要的人隐喻. 因此,本文将从这三则隐喻入手, 探讨隐喻在文学语篇中的衔接和连贯功能. 2. 人隐喻在《喜福会》中的衔接与连贯 语篇得以存在的前提是其自身的连贯性. 连贯是一个语 义概念, 它指的是话语内不同组织部分之间在意义上的联系 (朱永生:83 ).可以说,连贯是语篇整体意义的无形框架,而衔 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 Lakoff 和 Johnson (1980 )对隐喻和隐喻 表达作了明确的区分.前者是我们概念系统的一部分,它影响 并支配着我们的思维,语言和行为. 后者是前者的外在表现, 它可以是一个词或短语,甚至可以是一幅油画,一座雕塑. 通 过分析,笔者 发 现 ,正 是 隐 喻 在 思 维 层 面 的 系 统 性 ,实 现 了 语 篇在意义或概念上的连贯性; 而相关的隐喻表达使得语篇获 得了词汇层面的衔接. 2.1 人是植物 人是植物 贯 穿 于 《喜 福 会 》作 品 的 各 个 章 节 ,刻 画 不 同 人物的性格特征,更是在整个语篇中承担纽带的作用,促进语 篇的连贯性,以下列隐喻表达为例: (1 ) … so that the fluffy skirt of her white dress cascaded slowly to the floor like the petals of a large carnation. (The Joy Luck Club:135) (2 )she finally explained that I was late -blooming , like Einstein … (ibid:38) (3 )A girl is like a young tree. But if yo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pptx VIP
-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考研日语真题2021年.docx VIP
- 质量安全红线管理专项督查工作手册(第13版)(2).pdf VIP
- Altium Designer 24电路设计基础与应用教程 课件 第二章 元器件库的创建.pptx
- 沪江法语A1学生讲义完整版141页.pdf
- [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库]考研日语阅读理解分类模拟题10.docx VIP
- 毛石混凝土挡土墙专项施工方案.pdf VIP
- 1例基于5A护理模式下百日咳重症肺炎患儿肺康复个案护理.pptx VIP
- 心理学基础教学课件白学军-第6章 记忆.pptx VIP
- 路基防护矮墙施工方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