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古代诗歌鉴赏——表达技巧

敖九林课件 2.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 题菊花 黄巢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谢亭送别 谢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急水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滿天风雨下西楼。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姜斋诗话》 4.象征或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L 跳梁小丑? 孪生兄弟? 水龙头 美轮美奂 攻城略地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痉挛?? 一枕黄粱 味同嚼蜡? 书声琅琅? 朗朗乾坤? 建设蓝图? 呕心沥血? 披肝沥胆? 流连忘返 寥寥无几? 眼花缭乱? 瞭望? 书写潦草? 星火燎原? 普降甘霖? 大义凛然? 房屋租赁?高屋建瓴?戮力同心? O 呕心沥血? 怄气? 金瓯无缺? 打架斗殴? 讴歌祖国 M 蛛丝马迹? 良知泯灭??个中三昧? 漠不关心? 绵里藏针?绵薄之力? 扫描? 瞄准? 轻歌曼舞? ?? 缅怀 沉湎 ? 腼腆? 缅甸? 名列前茅? 贸然行事? 临摹 摩拳擦掌? 观摩? 摩肩接踵? 磨洋工? 欲盖弥彰? 闻名遐迩? 秘而不宣? 风靡一时? 望风披靡? 靡靡之音? 糜费 靡费 顶礼膜拜? 冥思苦想 N 一努嘴? 呶呶不休? 重要枢纽?? 忸怩作态? ?? 罪孽深重? 植物萌蘖? 5.借古讽今:怀古咏史/怀古伤今 借古讽今诗,乃是借鉴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方面的经验教训,作为现实社会某方面的鉴戒。借古是为了讽今,观今鉴古,两相对照,或颂古非今,或贬古刺今,以表达诗的题旨。 理解鉴赏这类诗词,必须结合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时的心态。 首先弄清作品中涉及的历史史实、人物和用典, 其次推敲作者对这段史实(或古人)的态度, 再次归结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的思想感情(讽喻现实、表现自我还是对历史本身的评价)。 例如《越中览古》《赤壁怀古》《京口北固亭怀古》《石头城》《乌衣巷》等 描写手法 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 除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1、诗歌描写了作者身处何境?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2、诗歌第三句运用了一种特殊的表现手法,试简析之。 P 风尘仆仆? 前仆后继? 一抔黄土 ? 胚胎 ? 土坯? 怦然心动?? 返璞归真? 蓬荜生辉? 坚如磐石? 彷徨歧路? 如法炮制? 赔礼道歉? 筚(荜)路蓝缕 披沙拣金? 嗜酒成癖? 毗连? 纰漏?? 牝鸡司晨? 平心而论? 居心叵测? 披肝沥胆 平添 赔小心 R 繁文缛节? 光阴荏苒? 矫揉造作? 孺子可教? 耳濡目染? 含辛茹苦 发轫 天然气 Q 受了委屈? 委曲求全? 亲问委曲? 望而却步? 胜券在握 ? 入场券 年轻人 青年人? 顷刻之间? 万顷碧波? 倾巢而出? 蜷曲? 卑躬屈膝 ?首屈一指?? 屈指可数? 罄竹难书? 钟磬齐鸣?? 鸦雀无声? 鸠占鹊巢? 欢欣雀跃 ?毛茸茸???声名鹊起? 面容清秀? 山清水秀? 青山绿水? 切中肯綮? 休憩? 修葺 ?商榷 迄今为止? 收讫? 乔装打扮? 提纲挈领? 怙恶不悛?? 却之不恭??? 罄竹难书 器(气)宇轩昂 青睐 出其不意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答案】①烘托:以猿啼、客散、暮色等烘托伤心之情。②反衬: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以青山重重衬行舟之孤小。③对比:作者同友人的贬谪之途对比,既点出同病相怜,又流露出对友人的牵挂。(手法2分,联系诗句分析2分。任答两点,即可得满分。若答情景交融,最多可得2分。) 蜀中九日登高(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答案】①这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日常口语,如“他席他乡”“那从”等,显得浅近亲切。②手法上三句“人情已厌南中苦”直抒胸中之苦,独在南方思念亲人不得北归,而第四句则采用反问“鸿雁那从北地来?”,与前一句形成强烈的对比,看似“无理之问”,却使诗人的思亲感情显得特别真切动人。 以小见大,言微旨远 ,往往以眼前景物反映重大内容,写眼前景物又较注重细节的描写。 司空曙的《江春即事》: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