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设计导则.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设计导则

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设计导则 课题负责人:郝洛西 依托单位:同济大学 二〇〇八年四月 前言 为了更好地演绎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本次世博会在夜间也将向世人展示出一个绚丽的城市夜景。1889年5月的巴黎世博会,由于采用了电灯照明技术,成为了第一次晚上也开放的世博会。世博会的夜景不仅能在世博会召开期间为世博会增添光彩,更体现了世博会的主题在夜间的表现,引领未来城市照明的发展,并给社会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世博会的各类建筑是体现建筑夜景照明重要载体,各场馆建筑、商业金融建筑、文化娱乐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各项配套服务设施除了要进行自身功能和景观上的照明表现外,还要体现本次世博会“生态世博”理念在夜景照明上的体现,充分展现中国夜景照明科技的最高成就。 为此,制定《世博园区夜景照明总体规划设计导则》,指导上海世博会园区照明进行任务书的编制、照明工程的招投标、照明设计方案的形成和深化、照明施工以及项目建成后的后期管理和维护。为世博会的夜景光环境提出科学的理论的指导,充分表达“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主题,并同时体现“生态世博”的规划理念。 基本说明 1 本导则主要用于指导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设计,包含功能性照明、景观性照明、表演性照明及广告标识系统的照明。 2 本导则适用于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工程的招标方、设计方、设备供应方、工程施工方等单位和部门。 3 本导则适用于上海世博园区夜景照明设计方案阶段、工程招标阶段和方案深化阶段。 目录 总体规划目标 总体规划原则 规划体系构成 夜景照明空间架构 夜景照明重点区域规划 光色(色温)控制分区规划 动态照明控制分区规划 亮度分级控制规划 规划依据 规划控制图件 总体规划目标:明确世博园区景观光环境的总体规划原则、营造能体现上海世博特征的景观艺术照明的氛围、制定实现世博园区景观光环境高效节能目标的技术路线、形成世博园区光环境建设的相关设计标准和管理准则。力求体现上海世博会夜景照明中科学、艺术与人文的有机统一、艺术欣赏效果与生态环保并重的规划理念,充分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总体规划原则:在世博园区的夜景照明规划中,着力体现并贯彻以下几点。 以人性化照明为宗旨,将“安全、舒适、美观”作为衡量夜景照明品质的标准,营造安全舒适的城市照明环境,充分体现世博会特色,力求在创新的同时保持与与周边环境协调,树立“以人为本”的光文化理念。 以高效节能节能为原则,推广绿色照明技术的应用和示范: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拓展绿色照明技术的应用方式及适用对象,营建高效节能的世博园区夜景照明体系。 以创新为目标,树立科技与艺术并重的创新思维:园区夜景应体现照明技术与光艺术具有开创性的设计思维,赋予园区以新颖、美观、有序的夜景意象。 规划体系构成 夜景照明空间架构:世博园区夜景照明将着力体现“和谐与现代的城市精神”,在夜景空间布局上将以“一轴、四馆、四带”为核心、以骨干网络为连接的多层次、网络化的园区夜景观格局。 一轴,即世博轴,形成贯通南北的重要景观休闲夜景观光轴。 四馆,指中国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和主题馆等,是园区内最为重要的建筑物,也是夜景照明重点表现的对象。 四带,分别指浦江两岸的两条高架人行观光带及浦江两岸两条滨水休闲观光带。这四条景观带在东西向跨越园区核心区域,与南北向的世博轴形成了夜景观光的主干网络。 夜景照明重点区域规划:世博园区夜景照明重点区域包括世博轴——世博大道与舟桥;高架步道系统;重点建筑——中国馆、主题馆、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和谐塔、未来馆、文明馆、重要企业馆;重点公共空间——城市创意广场、庆典广场;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及过江隧道等。 光色(色温)控制分区规划:对于世博园区,按照不同的区位、功能及景观欣赏需求,将其色温的使用分为5个级别。 色温范围(单位:K) 区域范围 说明 5000-6000 入口集散广场、公共建筑场地以及轨道站点 该区域由于人流量大,必须提高照度水平,同时适当提高照明的色温,这将有利于创造快捷高效的视觉感受,同时能在相对较低的色温环境中突显,以提高该区域的视觉识别度 4000-5000 综合广场、活动绿地、展会广场、高架步道等 在人员停留时间较长的区域里选用接近天空散射光的中等色温,以满足相对多参观者的光色爱好 3000-4000 景观绿地、滨江绿地以及次干道 滨江绿地、景观绿地选用该范围内的色温有利于创造舒适、轻松的光氛围;园区内景观性车行道建议选用显色性较好的金卤灯为光源,色温也适当提高,以增强视觉景观效果 2000-3000 停车场、外部主干道以及园区内支路 在景观效果要求相对较低的区域中,可采用色温较低的高压钠灯等高光效的光源,以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同时也能起到提高该区域识别度的效果 2500K-5000K 园区内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