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倡导泉水文化,共建和谐泉城.doc

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倡导泉水文化,共建和谐泉城.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倡导泉水文化,共建和谐泉城

商学院寒期社会实践报告—倡导泉水文化,共建和谐泉城 前言 泉城印象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有“泉城”的美誉。泉水众多,泉形靓丽、水质甘美而久负盛名的济南,亦被人们誉称为“泉城”和“泉都”。 据济南市名泉保护管理部门最新调查,济南市辖区范围内共有泉水733处之多,仅古城区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就有泉水136处,正常日喷涌量多达30万立方米,堪称世界之最。以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为首的四大泉群以及城区内外的72名泉,风采各异,展现了大自然神奇造化之功。 济南以泉命名的街巷有30多处,以泉命名的寺、庙、庵有13处,而以泉命名的乡镇、村庄多达88处。泉,是济南最大的特色和品牌。 济南的泉水究竟有多少?远在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有七十二泉,从此济南就有“泉城七十二泉”之说。清代道光年间的《济南府志》,又有“济南有一百五十一泉”的记载。据1983年济南园林、名泉普查时统计,仅市区内有名可寻的就有一百三十六泉,连同市郊章丘、长清、平阴境内的名泉达七百三十三处之多。随着历史的久远、时代的变迁,济南的泉水或大或小、或隐或现、或淤塞或迷失、或改变出水口等原因,每时不在地发生变化,时多时少的至今仍无确切之数字。但无论任何年份,超过百泉是肯定无疑的,泉水成为济南市区一道极为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济南泉水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各具特色,各有丰姿。或如沸腾的急湍,喷突翻滚;或如倾泻的瀑布,狮吼虎啸;或如串串珍珠,灿烂晶莹;或如古韵悠扬的琴瑟,铿锵有声……总之,走入泉城济南就有如融入泉水淙淙,叮咚有韵,清澈碧透,灵动秀美的诗情画意之中。 泉城名以泉闻,泉以名扬。如今,泉城人在市中心立有泉城标志、建有泉城广场、泉城大道、泉城酒店、泉城超市……以及生产“泉城”品牌啤酒、饮料、食品等产品,成为今天泉城文化的闪烁亮点和魅力所在。 第一章 泉城文化 因泉而名 在济南,“龙山文化”、“大舜文化”、“泉水文化”等多种文化形式并存。但在济南文化的定位问题上,只能是“泉文化”。 有关人士分析称,济南文化之所以定位于“泉文化”原因有三: 其一,泉水文化具有独特的城市个性。作为举世无双的“泉城”,泉水文化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济南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正如北京的“皇城文化”,苏杭的“山水园林文化”,上海的“现代都市文化”,以及西安和南京的“古城文化”一样,济南诸文化之中,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城市个性化”的只能是“泉文化”。 其二,泉孕育了济南的历史文化。济南泉水历史悠久,据国内历史考古学家考证,早在公元前1542年,商代纣王征讨东夷时,甲骨文卜辞中就有“泺”的记载。“泺”就是今天的趵突泉,迄今(公元2007年)已有3549年的历史。千百年来,济南先民择泉而居,繁衍生息,创造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济南的城市沿革发展、历史事件、文化蕴含、民风民俗,无不与泉水有着密切联系。泉水承载了济南这座古老城市的生命,泉水不仅孕育了济南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李清照、辛弃疾这样彪炳史册的历史文化名人。历代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无不为泉倾倒,如李白、杜甫、蒲松龄等,都留下了赞颂济南泉水的篇章。 其三,济南泉水生态优美,蔚为奇观。由于地质条件千变万化,泉水出露地点的形态不同,济南泉水形态各异,各具风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构成千姿百态、绚丽多彩的泉水自然景观。济南泉水还以质纯著称,水温常年保持在17-18℃,无色无味,清冽甘醇。 济南是著名的泉城,以泉水众多、名泉荟萃而享誉中外。泉生济南,喷涌不息的泉水孕育了独特的泉水文化,也给济南带来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良机。 第二章 和谐文明 和谐泉城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被首先完整提出。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胡锦涛主席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