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必居品牌案例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必居品牌案例分析

传承与创新偕行,老字号也能焕发光彩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品牌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是以农产品大豆、小麦及各类蔬菜为主要加工原料的生产酱腌菜、酱类调味品的专业化公司。拥有京城著名的具有470年历史、堪称老字号之最的“六必居”及270多年历史的“桂馨斋”、130多年历史的“天源”等老字号。公司具有国内一流的生产设备、强大的技术力量、科学化的管理模式,销售网络遍布东北、华北、西北、江南等地,专业销售网点和总经销点3000余个,产品已经销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欧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经过十几代人的努力,发展成国内同行业规模最大的酱腌菜、调味食品加工企业。六必居2009年生产酱、酱腌菜产品达5万余吨,销售额2.5亿元,在中国调味品著名品牌企业50强排行榜中,酱类、酱腌菜产量、销售收入名列前茅。 “六必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公元1530年),至今已有480年历史,是中华老字号企业。“六必居”品牌作为国内的知名品牌,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顾客至上、诚信服务、遵守法规、持续发展”的经营思想,恪守“黍稻必齐,陶瓷必良,曲蘖必实,火候必得,湛炽必洁,水泉必香”的“六必”精神。2000年公司进行了整体改制,把纯国有的管理型公司转制为多元化的股份制企业,建立起了现代企业运营机制。 目前公司以“六必居”品牌为龙头,以“天源”、“桂馨斋”品牌为依托,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统一核算的经营管理,有效降低了成本,经济效益逐年良性递增。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公司加大了产品研发力度,投入大量资金对现有车间及设备进行更新改造,扩大规模,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公司不断的进行工艺改造和新产品的开发,有效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成为老字号中实力较为雄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现代化调味食品生产加工企业。 案例描述 在传统观念中,老字号食品就是自产自销的“典范”,是靠着自身的深厚文化背景、历史底蕴及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而传承市场。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一观念已经不攻自破,许多“倔强”的坚持传统经营模式的老字号已经不复存在。六必居何以延续几百年?因为面对市场的选择,“六必居”果断改变老字号的传统经营模式,探索适合市场、适合生存之路。正如六必居公司总经理李书圣说:“在过去我们靠的就是‘真工实料、信誉第一’;而在现代,我们不仅要靠良好的品质作为生存的保障和基础,更要以此为依托,采用现代化的经营模式,进一步与现代化市场结合,不断创新,使自己得以生存,而且发展得越来越好。比如,早先我们的产品只有十几种,如今已经有一百多种,年销售量达到三万多吨——这样我们才可以得到发展和进步。” 传奇故事缔造品牌形象 六必居创建1530年左右,而关于它的起源,民间大致有3种说法。相传六必居创自明朝中叶,最初开业时有六人入股,明朝大学士严嵩受托为其题字时曾提笔写了“六心居”,但考虑到“六心”难以合一,于是便加上一撇成了“六必居”。第二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与俗话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有关,因山西临汾西社村人赵存仁、赵存义、赵存礼三兄弟开办的小店铺除了茶叶不卖,其余六件都有涉及,故取名“六必居”。另一种关于“六必”的阐释则是酿酒的六件事:“黍稻必齐,曲蘖必实,湛炽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 自从严嵩手书“六必居”的黑地金字大匾挂出后,原来无名的小酱园身价倍增,六必居的名声很快传遍北京城,来买东西的越来越多。由于酱菜卖得快,以后就专营酱菜了。店堂里悬挂的“六必居”金字大匾,虽数遭劫难,仍保存完好,现已成为稀世珍品。而“黍稻必齐,曲薛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这“六必”也被六必居人当作一种精神,在六必居的发展中一路传承。   传承特色积淀品牌内涵 关于六必居的起源是那么丰富多彩,这些不同版本的传说正印证了六必居这个老字号的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不过,真正为现代六必居人所认可的,是第三种关于酿酒六件事的说法。从六必居当今的“掌门人”李书圣嘴里得知,这并不是仅仅因为他们认可六必居最初是家小酒店的说法,而是几百年来六必居人对老祖宗定下的“规矩”不折不扣地传承延续使他们相信,如果不是恪守这种严格要求,小小的酱园很难发展成今天酱菜领域的“老大”。遵从古训保持了六必居的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 “黍稻必齐,陶瓷必良,曲蘖必实,火候必得,湛炽必洁,水泉必香”,即选料必须齐全,设备必须优良,下料必须充足,用火必须掌握,工艺过程必须保持清洁,泉水必须香甜。此“六必”代表了我国古代几千年积累的酿造工艺水平的最高要求。“六必”是一种严格精神和传统。这种精神在酱菜制作上表现为,产品毛料上严格把关,例如黄瓜,不但要求条顺,还要顶花带刺,个头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